首 页 《读者》航空版 关于《读者》 订购《读者》 早期文章 在线投稿 来稿选登 广告刊登
论  坛 时代快讯 出版消息 文化动态 健康生活 音  乐 中文教育 读者心声
看 世 界 艺术欣赏 茶  学 饮食文化 关  注 名言警句 幽  默 范子登专栏
原创作品
推荐精品
与海外有关的稿件
专  栏
棱 婴
驿路梅花
黑夜精灵
当前位置:首页来稿选登与海外有关的稿件
中国视点的法拉奇
来源:南方周末    时间:2006/9/23    阅读:1177次

  法拉奇(1929-2006),一个永远不肯背对自己的人,一个一直向左却“突然”向右的人,一个被中国新闻人推崇却拒绝被称为“新闻记者”的人。
  她称自己为作家,一个挑剔的作家,“与那些像撒尿一样草就作品并对此感到满意的作家明显不同”  
  1993,她应邀到中国社科院演讲,场内场外人山人海,一位学意大利语的学生抢到了提问机会:“我不是来问问题的,因为我一直读你的书,我已经知道答案了,我到这里来是为了感谢你,你教给我两件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勇气和自由……请你不要死,我们非常需要你。”
  13年后,她还是死了。
  9月14日,与乳腺癌斗争14年后,作家、新闻记者奥莉娅娜·法拉奇在家乡意大利佛罗伦萨一家小诊所去世,享年77岁。去世前4天,法拉奇执意从已经居住10多年的美国纽约回到佛罗伦萨。
  前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现任意大利总统乔治·纳波利塔诺说:“我们失去了一位享誉全球的记者,一位取得了伟大成就的作家,一位在文化战场上满腔热情的领军人物。”
  《华盛顿邮报》的讣闻说:“面对妇女权利、战争中的暴行和荒诞等禁忌话题,她的声音坚毅果敢。这让她深受左派读者的欢迎,尤其是那些像她一样蔑视权威的人。”
  《纽约时报》的讣闻说:“奥莉阿娜·法拉奇是一个善于解剖权威的采访者,一个善于打碎偶像却让自己成为偶像的记者。”
  “走后门”采访邓小平
  “过去你们到处都是毛泽东画像,这次我来,只看到3张毛泽东画像。”
  “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
  “中国人民把一切错误都归咎于‘四人帮’,但我听说中国人说“四人帮”时,伸出的是五个手指。”
  1980年8月21日,法拉奇采访时任中国副总理的邓小平,采访开场提问尖锐和直接,在之后20多年里,被中国新闻学子奉为经典。邓小平在3天内接受同一个记者两次采访,更被当作了传奇。
  “邓小平之前并不知道法拉奇是谁。”当时外交部高级翻译施燕华被任命担任那次采访的翻译,她清楚地记得,法拉奇之前曾两次申请采访邓小平,都没有通过,“她能采访到邓小平,是佩尔蒂尼给她走了后门。”
  法拉奇采访邓小平的过程也可以写进新闻教科书,施燕华回忆:1980年,中国刚刚改革开放,法拉奇敏感地认为邓小平是中国的核心,虽然此时中国的一把手还是华国锋。两次申请采访邓小平碰壁之后,法拉奇得知,意大利总统佩尔蒂尼9月要访问中国,法拉奇的父亲跟佩尔蒂尼是朋友,她跟佩尔蒂尼私交也很好,于是央求佩尔蒂尼向邓小平推荐,理由是为佩尔蒂尼访华“做舆论准备”。
  佩尔蒂尼亲自给中国大使打电话给法拉奇“担保”:法拉奇是个严肃的记者,对中国非常友好,对中国的改革开放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安排“独家访问”。
  邓小平欣然接受采访,他并不知道谁是法拉奇,也不知道她的具体问题,他只收到一个粗线条提纲:谈谈中国的改革开放。
  8月18日,法拉奇一接到采访邀请,没敢耽搁就飞到了北京,躲在民族饭店一个小房间里准备3天后的采访。民族饭店当时正在改建,部分房间有空调,部分没有。法拉奇选了没有空调的房间———因为没有外国人住,不会走漏采访风声。
  “她采访邓小平的时机把握得很好。”施燕华说,法拉奇不仅仅是有备而来,“她的第一个问题是,过去你们到处都是毛泽东画像,这次我来只看到3张毛泽东像。”
  施燕华不知道邓小平为什么会主动邀请法拉奇一天之后再谈一次———即使是在法拉奇将他比作中国的赫鲁晓夫之后。她只记得邓小平对法拉奇的评语:“这个记者的问题很有意思,还是有一定深度的。”
  采访之后,施燕华被派到民族饭店帮法拉奇整理录音。在她眼里,法拉奇不是一个女强人,而是一个“男人”:她穿一身黑衣服,不停地抽烟。录音整理了1天多时间,“法拉奇不出去吃饭,掏出饼干,弄点矿泉水就算晚饭了。她问我要不要一起吃,我看了看,饼干一共就只有两块,就跟她说,你还是自己吃吧。”
  “每一句话她都要问,有的时候听不清楚,她就问我,因为小平同志边回答问题边思考时喜欢用个口头语,就是‘这个这个’,用四川话说,我没有翻。法拉奇就问我,她说多次听他说‘这个这个’,是什么意思啊,我说没有什么意思,这是一种口头禅。她说那很好,我一定要把它写进去。”施燕华回忆道。
  包括“这个这个”在内的5227字邓小平访谈第一部分,发表在1980年8月31日《华盛顿邮报》社论专栏版———美国报业的规矩,由于人物访谈只呈现了单方的声音,不能算作“新闻”,而是“评论”的一种形式,如果没有其他各方的声音,只能发表在评论类版面。第二天,邓小平访谈的第二部分4991字,与另一篇关于中国金融政策改革的新闻报道组合成专题,发表在《华盛顿邮报》头版。
  
  被新闻界借去的作家
  “霍梅尼发动伊斯兰革命,一方面公开反对美国,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某种渠道,向全世界表达他的声音。他觉得法拉奇是个合适对象,就像不久前内贾德接受华莱士采访一样。两人都是采访见长,都是采访尖锐、刻薄,让人有被烧烤的感觉,反而能吸引领导人,也能吸引读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展江以法拉奇和华莱士为例,说明欧洲与美国新闻风格的不同,“华莱士是一个美国记者,顶多提问尖锐,一般不发表意见,欧洲记者新闻和意见往往是交织在一起,法拉奇就会把自己的观点加入其中。”
  法拉奇去世后,《纽约时报》刊发的讣闻只占了“讣闻”版不到三分之一的空间。按照《纽约时报》讣闻的通常规格,这意味着法拉奇在他们眼中只是一个优秀的专业人士,而不像那些对一个行业、一个国家或国际产生巨大影响的人一样,能占据几乎整个“讣闻”版。
  “美国新闻工作者避免作价值判断,欧洲新闻工作者有很深的文学底子,意见是夹杂在报道里面的。”展江认为:在欧洲,报道和言论很难区分,特别是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被称为“评论取向的新闻业”,跟美国“以信息为取向的新闻业”很不一样。
  “在美国,法拉奇充其量是一个意大利知名记者,而对1980年代中期中国做新闻的人来说,法拉奇是一个楷模。”展江认为,中国人了解法拉奇绝对胜过美国人,中国人对法拉奇的重视,仅次于意大利人:两次采访邓小平,让法拉奇在中国家喻户晓;她的采访被选入了《邓小平文选》,意味着她的采访得到了官方认可;法拉奇的《风云人物采访记》旋即被翻译成了中文,又扩大和延续了中国对法拉奇的了解。
  “如果说法拉奇站在珠穆朗玛峰,我们充其量就是到了拉萨。她是一代宗师,是不可逾越的高峰。”央视《面对面》的节目主持人王志毫不吝啬对法拉奇的赞美和敬仰。
  王志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在学生时代读到了法拉奇的这本《风云人物采访记》——直到现在,很多做深度访谈的记者在采访之前,都会把这本书当成幸运符拿出来翻翻。“华莱士能采访到江泽民,可以跟内贾德面对面,要采访首脑是容易的,不容易的是用什么立场来采访,华莱士总归是在代表美国,而法拉奇是独立的。”王志特别强调法拉奇的独立——法拉奇在记者生涯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是一名自由记者,为不同的媒体撰稿,但不从属于任何一家媒体或机构。
  对王志来说,自己的问题不是“不能成为法拉奇”,而是“不可能成为法拉奇”:“我不可能是独立的,跟法拉奇所处的时代不同,所代表的媒体功能不同。作为一个中国人,第一次看她采访邓小平,她问出的第一个问题让人记忆犹新。她是一个外国人。中国记者有几个能有这样的采访机会——坐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面前,与他谈论改革的风云,探讨他的内心?”
  “喜欢她的人,她是爱憎分明;不喜欢她的人,按照美国传统观念会问,你是在报道事实还是发表意见?但对她这种以名作家身份来当记者,大多数人也没有要求她特别客观。”展江说。
  法拉奇自己更珍视的是自己的作家身份,“杰克·伦敦和海明威,都是被新闻界借去的作家。”她生前曾这样表示。
  
  男子汉与不会出生的孩子
  作家法拉奇一生出版了3本小说,其中两本与一个男人有关。
  1973年,43岁的法拉奇去采访37岁的希腊抵抗运动的英雄、诗人亚历山大·帕纳古里斯。纳帕古里斯是一个法拉奇迷,在监狱中曾以绝食为手段,争取阅读法拉奇著作的权利。两人一见钟情,法拉奇怀孕了,孩子的父亲并没有给她更多的爱抚,只是在电话里简洁地提议,以AA制的方式分担堕胎的费用。
  “当时的堕胎药并不是马上见效,法拉奇吃了医生开的堕胎药,感觉到胎儿的反应。不到一个星期之后,法拉奇后悔了,希望医生保住孩子,已经来不及了。”毛喻原所说的,就是法拉奇和帕纳古里斯一人一半钱打掉的孩子。几年之后,法拉奇为这个从未出世的孩子写了一本书:《给一个不会出生的孩子的信》,出版于1975年。毛喻原正是这本书的中文译者。
  毛喻原目前的正职是做投资的,他在1980年代初看到了法拉奇的《男子汉》,“刚看到第一个自然段就被吸引了”。《男子汉》是写给堕掉孩子的父亲帕纳古里斯的——帕纳古里斯1976年死于车祸,法拉奇终身未嫁。
  《男子汉》是中国出版的第一本法拉奇著作。这本出版于1979年的纪实小说两年内在意大利卖出了150万册。它的中国版被翻译为《人》,1982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定价1.55元。译后记中说:“全书结构紧凑、严谨,语言简练。然而书中所宣扬的无政府主义和绝对自由等观点,中国读者当能鉴别。”
  当时,该书在中国先后出了四五个版本,毛喻原读的是外研社的版本,“从此,我就喜欢上了法拉奇及法拉奇的所有作品。”
  1989年,毛喻原在一个朋友家里看到了《给一个不会出生的孩子的信》的英文版,发现是法拉奇的小说,简直爱不释手,“如果说《男子汉》或者《风云人物采访记》显示了法拉奇颇具男子汉气概的话,《信》充分展示了她细腻、儿女情长的另一面。”书只有一本,毛喻原跑了很多地方,将整本书复印下来,边看边翻译成了中文。译得很快,两三个月就完成了,在朋友圈子里流传,一家出版社找到他,希望能出版,毛喻原满心欢喜答应下来,但是直到2002年,海南出版社才出版了毛喻原翻译的这本书。
  2002年底,一个朋友告诉毛喻原,法拉奇出了一本新书。出于对法拉奇的热爱,毛喻原托美国朋友给他快递回了一本。“充满激情、为西方文化辩护、猛烈抨击伊斯兰文化。”———这本书名叫《愤怒与自豪》。法拉奇在“9·11”之后,用了两星期写出长文《愤怒与自豪》,意大利《晚邮报》用了四又四分之一个版全文刊登了该文,报纸在4小时内卖出了50万份,一年后又扩充成一本书出版。《愤怒与自豪》的文章和书引起了世界范围的争议,法拉奇先后因此书在法国、瑞士和意大利成为被告。
  毛喻原照例把书翻译了出来,自己掏了六七千元,印了100本,在朋友圈子里传播。
  毛喻原和出版社都试图联系法拉奇,但没有人能联系上。
  法拉奇在中国最著名的作品当然是《风云人物采访记》及其“续集”。这两本小册子选译自法拉奇的《采访历史》,分别出版于1983年和1985年,先后印发了数十万册。1988年,新华出版社推出了“全译本”。
  2000年新华出版社推出的《女人与神话》只印了5000册。这本未经法拉奇授权的法拉奇传记英文原版,只收有惟一一张法拉奇图片,是邓小平接见法拉奇。拍摄者是新华社的摄影记者。
  (P1180541)
      
  奥莉娅娜·法拉奇
  
  ○1929年6月29日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
  ○1939年,创作出自己的第一部作品——一篇童话

  ○1945年,进入伽利略医科学校,在校期间开始为报刊撰稿
  ○1950年,成为罗马《晚邮报》驻外记者,为期16年
  ○1966年,成为自由记者,主攻人物访谈,其后近30年里,先后采访了武元甲、基辛格、莫迪拉·甘地、班达拉奈克夫人、阿拉法特、阿里·布托、西哈努克、勃兰特、邓小平等国际风云人物
  ○1992年,发现患上乳腺癌,开始在美国纽约隐居治疗
  ○2002年,复出,在意大利《晚邮报》上发表《愤怒与自豪》,引起国际广泛争议
  ○2006年9月14日,逝世于佛罗伦萨
     
 
  烟不离手是法拉奇的标志性形象。2002年,一个法国团体要求法院没收《愤怒与自豪》一书,或在每本书的护封印上警告性说明,就像烟盒上的“吸烟有害健康!”(本报资料图片)
 
  《风云任务采访记》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新闻人

朱士英 摘自 南方周末2006-09-21  14:48:4 

联系电话:06358492205,13793090685
联系地址:山东省聊城铁路工务段聊城桥梁工区


相关文章:
   最佳路径
   超人背后的女超人
   铁狼
   不倒的心碑
   巧妙的帮助
   亚历山大三个遗愿

更多评论
昵称: 邮箱: 验证:
主题:
内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新方舟简介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05140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