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读者》航空版 关于《读者》 订购《读者》 早期文章 在线投稿 来稿选登 广告刊登
论  坛 时代快讯 出版消息 文化动态 健康生活 音  乐 中文教育 读者心声
看 世 界 艺术欣赏 茶  学 饮食文化 关  注 名言警句 幽  默 范子登专栏
《读者》杂志简况
《读者》快递
《读者》传奇

中国标准刊号:
ISSN 1005—1805
CN 62-1118/Z
国内邮发代号:54—17
国外发行代号:M 1161
主 管 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 办 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出 版 人:王永生
编委会执行主任:陈泽奎

编辑出版:读者杂志社
社长、总编:富康年
常务副社长 副总编:宁恢
副社长、副总编辑:侯润章 袁勤怀
         任 伟
编  辑:高茂林 贾 真
     黎珈禾 高翔飞

美术编辑:刘全镛
制  版:祁国宏
杂志社电话:(0931)8773352
杂志社传真:(0931)8773353

通讯(投稿)地址:
(730030)中国·甘肃省 兰州市中央广场邮局《读者》信箱
E-mail:tougao_dz@duzhe.cn
杂志社总机:(0931)8773352
   传真:(0931)8773353

发行机构:
新方舟文化公司
New-Ark Culture,Inc
发行人:于万新

美国
总经理:吴凌云
艺术总监:朱澄非
新方舟文化公司
(New-Ark Culture,Inc.)
地 址:12803 Schabarum Ave.Irwindale,CA 91706

洛 杉 机:
626-689-5859 王锦冰
626-872-7786 吴凌云 

三 藩 市:
408-666-2188 Shennon 

纽  约:
626-321-1288 Fennie

发行人:于万新

中国内地 
广告代理:
深圳市中书出版发行事务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商报路景桦
   花园B栋008
邮编:518034
电话:0755-83067385 黄小姐

网址:www.readerstimes.com

中国香港
香港当代中国出版社
(Hong Kong Modern China Publication Co.)
地 址:九龙弥敦道389号平安大厦地下20号
Rm.20,G/F Ping On Bulding,385-389,Nathan
Rd.Kowloom,HongKong
电  话:852-27800089  林小姐

《读者》(原创版)
《读者》(乡土人文版)
《读者》航空版(简化字版、繁体字版)     
《读者》(盲文版)
《读者》(维文版)
《读者欣赏》 定期出版

当前位置:首页关于《读者》《读者》传奇第二卷 我们尝试了什么 (1985~1994年)
流水账(1) 关于《较量》的风波
来源:师永刚    时间:2005/9/3    阅读:5107次

  "日本人已经公开说:你们这代孩子不是我们的对手!""我们将会失去未来!"

  1993年底与1994年年初期间,由一篇文章引发的一场震动中国教育界的争论,开始述说着一个让国人几乎无法忍受的事实:中国儿童与日本孩子相比,被称为"小皇帝"的中国孩子的整体素质不如日本孩子。

  引发这一争议的是一篇叫做中日少年《夏令营的较量》的文章。转载并推动这一论争的就是《读者》杂志。

  此文于1993年7月以《我们的孩子是日本人的对手吗?》为题在南方某杂志发表后,引起了一位叫做郭世江的读者的注意,他将此文推荐给了《读者》杂志。李剑冰被文章所提出的问题的尖锐性吸引。当时的中国教育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这篇文章把中国与日本的少年儿童放到了一起进行对比,尽管是局部,却显示出我们这一代孩子身上的许多弱点。

  李剑冰与作者孙云晓联系后,听她讲了写这篇稿件的初衷,孙是那次中日少年内蒙古夏令营的参与者之一,亲身经历了那些孩子参加的活动。一直研究中国教育问题的孙,对夏令营中出现的问题,感到许多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当然文中的观点太过尖锐:"中国孩子身上暴露出的许多弱点,不得

  不令人反思我们培养目标与培养方式的问题,同样是少年儿童组织,要培养的是什么人?光讲大话空话行吗?每个民族都在培养后代,日本人重视的是生存状态和环境意识,培养孩子的能力与公德。我们呢,望子成龙,可是成什么龙?全球都在竞争,教育是关键,假如,中国的孩子在世界上不具备竞争力,中国会不会落伍?"

  矛头直指中国素质教育问题。

  中国孩子的教育问题正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许多独生子女成为家庭中的"小皇帝"。他们身上出现的许多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暴露得十分彻底。无疑,发表这样一篇文章对中国许多家庭,都具有相当的警示作用。

  李剑冰将原题目改成了《夏令营中的较量》。此稿于1993年11月刊发后,在媒体与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先后有三十多家报刊予以转载,《人民日报》发表了通讯和评论,《中国教育报》、《羊城晚报》等展开了大规模的讨论,中央电视台专门制作了四集系列节目,还有十多家电台、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由《夏令营的较量》引发的思考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编辑部收到雪片般的来信,许多读者就此文综述我国教育现状,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表示深切的关注,一位80岁的老教师写信给编辑部,同时自费将此文复印1200份,向全国友人和学校散发,希望大家重视这一问题。

  这篇文章引起了当时主管教育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重视,他批示有关部门要研究解决这一问题背后的问题。1994年1月24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又提到此事,并批示:"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基本素质,一定要抓好。"

  这个批示拉开了中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序幕。一位教育工作者来信说,在这一历史性的变化中,《读者》功不可没。

返回目录 | 上一页 |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流水账(2) 郑元绪离去
   卷外:性格创造的命运
   活着的成本(3) 悬赏举报盗版者
   活着的成本(2) 广告是纯洁的吗
   活着的成本(1) 低价:《读者》的价格战略

更多评论
昵称: 邮箱: 验证:
主题:
内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新方舟简介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05140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