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读者》航空版 关于《读者》 订购《读者》 早期文章 在线投稿 来稿选登 广告刊登
论  坛 时代快讯 出版消息 文化动态 健康生活 音  乐 中文教育 读者心声
看 世 界 艺术欣赏 茶  学 饮食文化 关  注 名言警句 幽  默 范子登专栏
原创作品
推荐精品
与海外有关的稿件
专  栏
棱 婴
驿路梅花
黑夜精灵
当前位置:首页来稿选登
上海印象
来源:zhu.ming@263.sina.com    时间:2007/1/23    阅读:1499次
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到上海出差,虽然每次都是来去匆匆,但对上海还是有了一些细碎的印象。
  我住的酒店坐落在一条幽静的街上,在徐家汇车水马龙的高架路旁,竟然有这样一条幽静的街道,真的很难得。
  酒店一楼临街的是餐厅。上午,冬日的阳光透过落地的玻璃窗,静悄悄地洒在洁白的桌布和深色的地板上,坐在窗前,捧上一杯绿茶,让日光暖暖地晒在身上,望着街边法国梧桐的一片片黄叶轻轻地招展、飘落,思绪也会随着那些叶片飘荡……享受宁静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愿意凝视一片云彩、一片叶子。但忙碌的生活总是让我们的眼睛不停地转动,宁静几乎成了奢望。也许,一段忙碌的日子之后,我们应该挤出一些时间,凝视一会儿或阴或晴的天空,凝视一会儿或黄或绿的叶子,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让浮躁的泡沫化为止水。
  上海是宁静的,虽然许多人喜欢她的繁华,但我觉得上海的内心深处还是宁静的,就像酒店前这条幽静的小街。刚刚重读了两本关于上海的书,一本是陈丹燕的《上海色拉》,一本是李恩绩的《爱俪园梦影录》。走在上海的街上,望着街边树影摇曳的院落和墙面班驳的小楼,你会感觉到两本书里的上海虽然属于两个不同的时代,却能紧紧地重合在一起。
  与这两本书不同,儿时对上海的印象来自那些画报和连环画,旭日下的巨轮、吊车和橙红色的水面,林立的百货商店和长长的公共汽车,戴着套袖的服务员和提着黑色皮包的顾客……也许七十年代看过连环画的人们都会有这样的印象,也许七十年代的上海就是这个样子。
  岁月给上海留下了一道道印痕,从外滩的钟楼到静安的古寺,甚至是人行道边的青石,都会时时提醒你时光的流逝,勾起你对另一些年代的怀念。
  高楼大厦和繁华的街道并不是上海的特征,无论你在北京、在上海,还是在东京、在纽约,满眼都会是高大的玻璃幕墙和闪烁的霓虹灯,繁华与现代已经让城市越来越相似,这也是一种悲哀。
  乘出租车的时候,遇上一位年轻的司机,一顶NIKE棒球帽向后扣在头上,用一口上海普通话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和交警“斗智斗勇”的故事,活脱脱一个可爱的大男孩儿。看到天有些阴沉,他高兴地说:“我喜欢下雨的,雨一下起来么,我的生意就好咧,雨越大生意越好。上次刮台风,我在浦东机场,几个人拼一辆车,我还要挑的。不过嘛,我讨老婆那天也赶上大雨,他妈的雨好大的,我一千多块钱的皮鞋全泡掉咧。不过嘛,我还是喜欢下雨,下几次雨,皮鞋就赚回来了。”
  车窗外,街边公园里,几位老人在慢慢地散步,穿着深色的甲克衫,戴着老式的呢子鸭舌帽,在落满黄叶的小径上走着。开车的大男孩儿还在滔滔不绝,几十年后,他也会迈着缓慢的步伐走在那条小径上,又会有一代可爱的大男孩儿驾车从他们身边飞驶而去,而他会渐渐地沉淀为上海的历史。一代又一代的上海人,把生命的岁月刻划在了大街上、弄堂里,刻画出一个负载沧桑而又充满活力的上海。

相关文章:
   珍藏一件凝聚情感的物品
   生命在于开始
   再走半步
   电话的故事
   最后一个魔术的秘密
   分享雅致生活

更多评论
昵称: 邮箱: 验证:
主题:
内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新方舟简介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05140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