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眼光“短视”需改变 填志愿不应仅凭分数 |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08/4/30
阅读:734次
|
|
眼下,参加今年中招的不少考生及其家长正在筹划填报学校志愿。究竟如何填报?一些初三毕业生感到很困惑。记者在一些学校与考生交谈,发现不少学生、家长和老师把“分数”作为选择的唯一依据,而忽视了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潜力的内部因素和社会需求的外部因素。有关人士指出,单纯以“分数”标准来选择升学或职业,是目前学生志愿选择中的误区,应该尽快改变。 分数“卡位”现象较普遍 有位家长为孩子填报升学志愿,来到咨询现场后单刀直入,取出孩子的期中考试成绩单,要求咨询人员帮她分析,考哪个学校有把握。咨询员提出,升学志愿的填报,最好结合孩子的爱好,不要完全凭一纸成绩。但这位家长就是不听,并一再强调孩子的成绩。在她眼里,分数就是选择的唯一依据。据了解,这种以学习成绩作为选择学校和职业依据的情况相当突出。有一项调查表明,初三毕业班31.2%的学生和36.6%的家长明确表示,他们就是按照这个标准做出取舍。 教师“误导”不容忽视 有些教师对学生指导的唯一依据,也是各级各类学校招生的历年分数线,然后教导学生“对号入座”。据调查结果显示,69.8%的教师是这样指导学生的。这种指导虽减少了一些填报志愿的盲目性,但客观上诱导了学生唯分数而择。尤其是忽略了学生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身体素质和学习潜能、个人理想等一些“长期因素”,因而对学生的发展并不利。过于看重分数“智商”的作用,忽视了潜在情绪“智商”的价值,事后往往会使许多学生后悔不已。 眼光“短视”需改变 另外,在一些家长看来,学校是根据分数来录取的,能参照的也只能是分数。这种认识,反映了他们的眼光还较为短视。实际上,今年推出的“推优生”、“自主招生”和“名额分配”等招生办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开始摆脱单纯“以分取人”的局限。杨浦区教育局副局长、长期负责中招工作的干星龙认为,分数在目前是选择升学、职业的一个因素,但绝不是一个唯一的参考标准。况且,这仅仅是考生自身对这次考题的反应结果,盲目夸大,反而会误导自己。 有关人士为此建议,在中招填报志愿时,考生要多考虑“综合因素”,同时要把眼光放远,从而为自己的未来构筑坚实的平台。
|
更多评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