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好的课堂气氛。 |
|
体育课内容多样化。 |
|
音乐课设备齐全。 |
|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
|
整齐的课间操。 |
4月13日,看似普通的一天,对西山区来说,却是一个可资记录的日子。这一天,在昆明市委、市政府于广州召开的招商引资座谈会上,西山区政府与广州市山叶建材有限公司签订了“西山海贝中英文学校(华都)”教育投资项目,引进投入资金6000万元。与一些过亿、甚至几十亿的项目相比,西山区引进的这笔资金绝对算不上是大数目,但是,作为我市通过招商引资率先引进的义务教育阶段项目,“海贝”就好似为西山区教育改革始终保持的率先发展的态势又增加了一道“驱动器”。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建成后的西山海贝中英文学校(华都)包括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阶段和幼儿园,可容纳小学生1000名,初中生1000名和幼儿600名,将成为昆明乃至云南省具有较大规模、设施设备最先进最齐全,达到国际先进办学水平的现代化管理示范性民办学校。这样的驱动器,无疑将带动西山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潮中迎风破浪再次提速。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西山区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实现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早在2005年,西山区推进教育改革、实施教育资源整合的工作就在海口先行试水。两年后,24个办学点减少到12个。西山区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教育资源整合不但集中了办学力量,减少了政府对教育的重复投入;通过扩大规模促进规范化提高了办学质量,也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
按照现代教育组织管理的要求,西山区努力实现着教育资源从量的扩张到质的转变,学校组织管理由经验型向规范型转变,学校领导干部从行政型向专业型转变,教师培训从学历达标普及性学习向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性学习转变的“四个转变”。
同时打破了传统的办学模式,创新体制,强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依托名校,与北师大合作举办“北京师范大学昆明附属中学”;重新核定了全区学校教师编制,科学合理地设置了教师队伍;进行教育科研机构改革,将教师进修学校、教科所和电教馆进行整合,成立西山区教育科研信息培训中心,并顺利通过了省级示范教师进修学校的验收;进一步完善办学体制,取消了原来的文教办,设置了中心学校,成立了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延续并发展了昆五中“五四制”办学体制;在西山一中、西山实验中作为教育综合改革试点,试行了校长公选和年薪制,教育经费总额包干。
西山区在教育改革进程中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从这样几个“率先”中可见一斑: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针对民办教育的服务专门机构——西山区教育局社会教育科;率先成立了民办教育协会及其分会,并给予工作经费补助;率先把民办学校纳入全区的统一测评、统一培训、统一奖励;率先实施民办学校教师的持证上岗制度;2006年率先开展了民办学校校长培训和对民办学校的督导评估;率先实施了招生、考试、培训、评优评先、评价分析的“五统一”;率先引进招商引资义务教育阶段;率先在各学校建立“双后双百”跟踪联系制度……
今年,西山区将重点整合碧鸡片区教育资源,将碧鸡中学、水发中学并入昆十九中,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提高办学效率,让碧鸡片区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将徐霞客中心学校的金泽分校、车家壁分校和水发分校合并,使学校规模达到1200人以上,以规模化促进规范化,以规范化促进教育质量提高。
突出三大发展重点
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
在高中阶段教育,积极优化存量,提高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调整高中布局,抓好示范性高中建设。加强等级学校建设,实行普通高中分级达标、分类推进的激励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一批一般普通高中重点建设成为省级优质高中,扩大优质高中的资源总量。对现有高中学校北师大昆明附中、西山一中、云光中学3所学校在3年内重点打造,使学校得到可持续发展。在其余的公办高中阶段逐步引入民营机制,采取公有民营、股份制、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办学,努力做大、做强、做优。鼓励有条件的高中积极推行“学校贷款、财政贴息、学校还本”的资金筹措机制。对以后新建高级中学实行股份制改革。引进民资,用于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扩张办学总量、激活发展动力,并实行5年内不分红、不撤资、不转股;原有政府股份,5年后退出并用于学校再发展,使西山区教育教学质量跨入全市普通高中先进行列。
充分发挥、利用民办职业教育资源,促进公办、民办共同发展。形成一个中心、三个基地、三个培训机构、一块阵地的西山职业教育体系。办好汽车修理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商贸旅游、外语等级与应用培训、财经商贸等骨干专业。
突破性发展民办教育
制定发展民办教育的优惠扶持政策,像办公办教育那样大办民办教育。非义务教育坚持公办教育为主导,民办教育为主体,吸引社会力量重点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学期教育。学前教育以民办教育为主,高中阶段教育增量部分主要通过发展民办来实现,支持公办学校吸收社会资金合作办学。通过出租、转让闲置国有资产,扶持民办学校的建设,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扶持力度,鼓励社会参与,创新办学形式,培植优质资源,创立民办教育集团,实现民办教育的数量再扩张、质量再提高、结构再优化,形成公、民办学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在确保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的前提下,鼓励举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使民办义务教育得到较快发展。公办教育闲置用地,采取“零租金”形式,支持民办教育。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
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西山区因新建居民小区未同步配套规划建设学校、配套学校未移交或配套学校未用于办学带来的居民子女读书“南征北战”和城市部分学校办学条件不达标等问题。在新建一批的学校中,鼓励城区办学条件不达标的品牌学校通过转换和吸纳民间资本向城郊、新区发展,扩大发展空间。
在城市实行“三个一批”:改扩建一批办学条件不达标的学校,变“残疾学校”为标准学校;新建一批居民小区配套学校;提升一批学校吸纳生源的能力,合理布点布局;五年内基本实现城市学校标准化建设。
在农村,重点实施农村标准化建设和“六室”标准配置,启动新一轮农村教师培训方案,实现山区农村教育从基础设施到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
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年内建成西山教育城域网和教育资源中心,实现全区各级各类学校享受区内、市内乃至全国优质教育信息资源,实现教师远程培训、实时培训、分类培训,构建均衡西山教育。
改革目标:
建立多元化的办学格局
到2010年,全区初步建立起以开放多样、优质均衡为特点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为标志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体,非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多元化的办学格局。
普及学前教育,在重点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率的基础上,全区学前幼儿入园(班)率达到90%以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达到98%,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达到98%,实现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
高质量、高水平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5%以上,整体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
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比重。一级高(完)中由现在的空白增加1所,力争达到2所,优质普通高中在校生所占比例提高到66%,西山区职业高级中学晋升为省级重点,在校生达到1200人以上。
完整实施“两后双百”工程,使西山区高中毕业后和初中毕业后未升学的学生,实现100%的培训和100%的就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建立覆盖全区城乡的全员学习培训网络和职教、成教、文化技能培训网络。
促进民办学校向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实现集团办学。到2010年建成1-2个民办教育幼儿教育集团和1-2个义务阶段学校集团;扩大优质民办学校的办学规模,实现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民办学校占民办学校总数的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