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文良
依照中国的传统风俗,阴历腊月二十三叫“小年”,它是“大年”的前奏或序曲。而小年“祭灶”,则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一项习俗。 “灶神”又称“灶君”、“灶王”、“灶王爷”、“东厨司命”等。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凡间各家灶火。因此,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据说,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老小的言行。到了腊月二十四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所以,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因此,人们对送灶神都十分虔诚。每到灶王爷升天的前一天,即腊月二十三这天,每家每户都要举行“祭灶“,除燃放鞭炮外,还要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目的是让“灶王爷”甜甜嘴,等他第二天一早见到玉皇大帝时多说好话,保佑新的一年全家人幸福安康。在灶壁神龛两侧,人们还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一类的对联,横批一般都是“一家之主”。在没有灶壁神龛的人家,对联则贴在灶屋锅台附近的墙壁上。 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祭祀灶神的习俗,但一直到魏晋以后,灶神才有了姓名。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灶书》称,“灶神,姓苏,名吉利,妇名搏颊”。唐李贤注引《杂五行书》又称,“灶神名禅,字子郭,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显然,灶神初为女神。而清代的《敬灶全书》则称:“灶君,姓张,名单,字子郭,当属男神”。而现在民间供奉的东厨司命定福灶君,则是一对老夫妇并坐,即灶王爷和灶王奶奶。 “祭灶”时请灶神吃糖,听起来好听,真实的用意是以麦芽制成关东糖把灶神的嘴粘上,防止他见了玉皇大帝说三道四。清人袁枚的《随园诗话》中收有12岁的谢学墉写的《送灶》一诗,对此做了淋漓尽致地描绘:“忽闻爆竹乱书声,香黍盛盘酒正盈。莫向玉皇言善恶,劝君多食胶牙糖。”民间有人作的《灶君谣》一诗,对人们祭灶的初衷更是表白得一清二楚:“灶糖一盘茶一盏,打发灶君上青天。天宫见了玉帝面,不当言的且莫言。” 人们重视祭灶,看重的是灶王爷的职责,灶王“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宋代诗人范成大曾写的一首《祭灶词》,对祭灶的习俗作了生动的描摹,读之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古传腊月二十四, 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 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 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 酹酒烧钱灶君喜。”不过,这是高贵之家的举动,至于贫困家庭,平素朝不保夕,挨到小年,仍用不起灶糖,心中不免惴惴不安,只好对即将“升空”的灶神表示歉意了,但总是要有所“表示”,汉应劭《风俗通·灶神》转录《礼器记》记载了穷苦人家的祭灶供品是“盛食於盒, 盛酒於瓶”,不过其心声在一首歌谣里得到充分表达:“灶王爷,本姓张,一碗凉水三炷香。今年小子过的苦,明年再请您吃糖。”宋代吕蒙正的《祭灶诗》,则是对生逢乱世、怀才不遇、空有满腹经纶却穷途潦倒的感叹:“一碗清汤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乱世文章不值钱。” 吃人家的嘴软,灶君被糖粘住嘴,上天就不能反映真实情况。清代诗人周广业的《祭灶诗》就对“吃了供奉”的灶神上天后的表现进行了叙述:“胶糖礼灶洁春盘,归到天庭夜未阑。持奏玉皇尽好事,且将过恶替人瞒。”而元代程文海模仿灶王爷口吻写成《祭灶诗》,仿佛向人们述说自己的苦衷:“何年呼得灶为君?鼻是烟囱耳是铛。深夜乞灵余不会,但令分我胶牙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