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1723-1790)的《国富论》是公认的经济学圣经,斯密本人也因此被尊为经济学之父,在经济学领域享有近乎神一般的崇高地位。他的伟大作品《国富论》于1902年由严复首次介绍到中国,于是国人第一次有机会拜读和了解这部经济学杰作。严氏的译本名为《原富》,系节译。1930年郭大力与王亚南两位先生推出全译本,并名之曰《国富论》,据说是为翻译《资本论》作准备的。1972年再版时,更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斯密作品的英文全名为“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Wealth of Nations。”根据简称“The Wealth of Nations”,译成《原富》或《国富论》都是可以的,没有问题。但是,根据全名将其译成《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则让人感到别扭,不仅不好理解,也与原作的内容不符。
原因就出在这“原因”上。
英文“CAUSES”的字面意思,当然就是原因,起因,等等。但把斯密原著书名中的“CAUSES”直译为“原因”,则显然无所依据。“国民财富的原因”的说法在现代汉语里也不通,令人不知其所云。试问国民财富都有些甚么原因,又能有些什么原因呢?人们常说“国民收入的构成”、“国民财富的来源”,以及“国民财富的性质”都好理解,也不会产生歧义。但如果有人问“国民收入的原因”,我们一定不明所以,也无法回答。
再说, “原因”是就行为而言的。导致一种行为的发生并形成与之相应结果的因素被称为“原因”。 而“国民财富”只是一个名词,一个概念,不是行为,不需原因,也产生不了后果。产生结果的是使用和消费国民财富的过程。
如同“国民收入的原因”一样,“国民财富的原因”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倒不是斯密先生的书名有甚么问题,而是中文的译法不确,显然是没有经过仔细推敲,或者出于某种难言之隐,译者有意而为之。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的《导论及全书设计》的最后一节中写道:“总之,本书前四篇(共五篇,本文作者注)的目的在于说明一国中广大人民的收入是怎样构成的,并说明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供国民每年消费的财富的性质(见华夏出版社唐日松译《国富论*导论及全书设计》部分)。由此可见,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所要研究的是“国民财富的构成”,而不是什么“国民财富的原因”。
因此, 将原著全称译作《国民财富的性质与构成之研究》较为妥贴,也切合原作内容。
联系电话:0551-3647385 联系地址:trn@mail.hf.ah.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