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恩先生,年龄介于不惑与知天命之间,任职香港中文大学。他在休假期间,来游西北。看完了敦煌,走完了新疆,又专程来到了兰州,来看他的下一个景点:《读者文摘》编辑部。彭长城邀他到自己家中小坐,他欣然应允,喝着兰州啤酒,就着几碟小菜。王先生熟悉地与他探讨着杂志上登载的文章。
王先生是五年前在大陆发现这本杂志的,此后为购买这本杂志,隔月要过一次罗湖桥到深圳。他说:香港有许多中文杂志,但可供文化人看的并不多。他以前阅读美国的《读者文摘》中文版,但自从看到这本杂志后,他就不再看美刊了。
他看这本杂志已有六年。这本杂志对他来说,有些神秘与好奇。他觉得在遥远的西北竟然有这样一本杂志,这令他很奇怪。同时产生了要见识一下这些人的想法。他想知道,编辑部里汇集着什么样子的人,是谁编出来这么一本杂志。
他的愿望得到了满足。
他看到的这些人与他一样普通,普通得散在人群里,就会气泡般消失、融化。这是一群恪守着"群体本位价值观"的人,除了每三年一次的阅读奖评奖活动外,他们几乎从来没有组织或者参加过任何社会活动,也正因为如此,读者称他们为"隐士",说他们是"以出世的精神做着入世的工作"。
许多读者来信,要求他们介绍一下自己,这愿望一直没有得到满足。杂志社对编辑部形象策划是有一定想法的。当时的《女友》等新锐杂志,每次都公开编辑面目,以此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许多人也建议《读者文摘》照办。但郑认为,作为《读者文摘》这样的杂志,不适宜于这样做。还是不以个人名义去面世,而以整体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为好。
1988年2月,新闻出版局规定,要求实行主编与编辑负责制。杂志版权页上首次出现了下列名字,主编周顿(兼),副主编郑元绪、彭长城。
在郑的设想里,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在杂志的背后站着一群智者已足够。这种低调反而使读者对编辑部产生了极大的好奇。许多读者像王先生那样,专程来到这里看望他们。后来问得多了,就不得不简单地介绍一下。
郑说:编辑部里七个人全是光头,没有一位女士。
这种介绍让郑认识到,没有女性的编辑部是一个多么单调的地方。他觉得应当有一位女性编辑,因为女性的直觉可能会直接影响与丰富编辑部的整体感受,使其更加完整。1988年,《读者文摘》开始接收自己的第一位女编辑。她叫刘英坤。
刘原是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的学生。此前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会到这样一个与自己的专业没有丝毫联系的地方工作。
刘是个敏感的女孩子,从小到大一直都很顺利。这个幸运的人儿从小感性多于理智。她很喜欢"局外人"三个字,她举例说,如果有一群小朋友在跳皮筋,那她肯定就是那个旁观的人。这是她的人生角度,也是她对待事情的看法。
1988年她从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毕业,省公安厅准备接收她,这是一个对许多人来说可望不可及的职业与单位。刘却对这种"已知的生活"很恐惧。任性与对事物的直觉使她有了放弃的想法。最后,父亲把她推荐到了在出版社的朋友张九超那里。张看了她的简历后说:"可以让她先到编辑部试试……"
刘在学校时就喜欢看《读者文摘》,加上西语系的影响,这本略带洋味的杂志早就成了她心目中一块"神"似的地方。能到这里来工作当然是一件让她心动的事。
她在寒假时来到编辑部探察。刘英坤说:"我一进门,就被那一堆堆稿件、报纸与杂志给震住了……"
刘英坤在解释当年为什么要来《读者文摘》时,用了一句话作为回答:能够聆听与传达智者之言是一种幸福。这是她对于这本杂志的理解,也是她个人对于一种编辑方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