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读者》航空版 关于《读者》 订购《读者》 早期文章 在线投稿 来稿选登 广告刊登
论  坛 时代快讯 出版消息 文化动态 健康生活 音  乐 中文教育 读者心声
看 世 界 艺术欣赏 茶  学 饮食文化 关  注 名言警句 幽  默 范子登专栏
当前位置:首页早期文章选登
在路上
来源:《读者》2006年第1期    时间:2007/3/22    阅读:2123次

     没有想到在华盛顿的4年可以这么轻易地留在身后。l3个小时的飞行,超音速浓缩了空间和地理的距离,比“轻轻地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华盛顿的日子,原本就不大真实,因为大多时间是坐在车里。速度真是个奇妙的事物,可以让车窗外的真实变得走马观花般不可及,而四轮滚滚,更加重了人在异乡的漂泊不定。
  
  车轮上的生活
  
  不到美国亲眼目睹,难以想象“车轮上国家”的切实含义 。所以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手稿,可以在索斯比拍出上亿美元的天价——没有别的形容词可以比“在路上”三个字更贴切地描绘出美国人的生活状态。
  
  汽车简直是美国人深入骨髓的生活方式。在华盛顿住的时间越长,越能体会“没有车就等于没有腿”的说法。且不说上班下班出门旅行,就是打瓶酱油,离了车都不大行——方圆数英里的居民都在一家超市买东西,走路过去是不大现实的。
  
  华盛顿人关于距离的慨念,都是以车程计。互联网上有极方便的美国地图查询系统,所有的指示都是驾车路线。即使走路不过5分钟的地方,系统也会显示:距离半英里,车程一分钟。
  
  于是美国人分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讲究一点生活质量的人就马不停蹄地运动,在健身旁、烈日下、寒风中,锲而不舍地跑步;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毅力,就放任自流地胖起来,不到3亿的美国人,倒有一亿多胖子。美国人减肥真减,动不动就减一百多斤,三五个月,就把一个中国人眼里的胖子减没了……扯得远了点,打住。
  
  美国人的车品
  
  在华盛顿,“车品”差不多就是人品。最怕的是破车,日本或美国产,掉漆、裂缝、锈迹斑斑,开起来不管不顾,这十有八九是穷人,且大有“我是穷人我怕谁”的气势。一般人对此都敬而远之,即使遇红灯,也停在离他一米开外的地方。一不留神要是被撞了,他失去的只是等待淘汰的车,你付出的却是爱车外带保险费。
  
  另一种旧车就是别样风景了。大体都是年代久远的豪华型,如上世纪70年代的凯迪拉克或美洲豹,齐整、干净,车里坐的是白发一族,车开得稳稳当当,永远走中间车道。这是怀旧的老派,人和车都一丝不苟。
  
  上班时间最常见的是普及型轿车,丰田、本田和雪佛兰、福特平分天下。这几年日本车广受追捧,原因可以列一串,总结起来,无非四个字:价廉物美,最合爱便宜的美国人心意。
  
  开美国车则多是出于爱国心,美国人爱国是很自觉的。这是标准的中产作风。
  
  欧洲高档车在美国人眼里,是品位的象征。奔驰自然最尊贵,宝马却最得人心,玩风格的就开绅宝。高档车的车主,在马路上绝不横冲直撞,一律是彬彬有礼,身体力行着中国人的“仓廪实而知礼节”。
  
  美国人对日本车和欧洲车的态度,有天壤之别。日本车是工具,重在使用:欧洲车是爱物,重在玩味。
  
  在“嘀”声中成长
  
  开车的日子长了,在路上就会有默契,譬如绿灯亮了在几秒钟内应该起步,车距多长可以并线,转盘上何时可以插进内环,诸如此类。一旦破坏了这种默契,后面的车就会按喇叭,我们简称为“嘀”。新手艺不精人胆小,被“嘀”的次数格外多,无不在“嘀”声中渐渐成长。
  
  路上还有两种人是例外。一种被我斥作“疯子”,驾校的教练则称其为“坏司机”。这种人起步刹车都不“热身”,车速快,见空就钻,什么限速、交规,都不搭理。“疯子”们大半年轻,专注,车技好,车也不坏,一半是着急,一半是作秀。看起来“恐怖”,出车祸的比例并不见得高,倒是被警察抓的可能性超大。另一种是有三分姿色的年轻姑娘。漂亮女孩开车,大半不讲道理,仿佛天下人都该娇纵她们。要并线就并线,要抢道就抢道,遇到突发情况,干脆直直地一杵。不一定是成心,她们就是那概念。
  
  华盛顿的男性公民,开车都很自觉地不跟异性计较。有次我去超市,那时还是新手,拐的弯大了点,车头占了对面的道。正巧一辆吉普要出来,两辆车就对上了。车里的小伙子虽然长得不坏,待看清我的性别,也没耍帅哥脾气,颇绅士地把车往后倒了三尺。再一回是进车库,碰上的是个姑娘,就没这好运气,两个人大眼瞪小眼足有半分钟,最后还是我大度地退了退。
  
  淑女匮乏与美国精神
  
  车到底是个高速度的玩意儿。人在车上,不由自主地会神经紧张,慢慢变得心浮气躁。快了慢了心里都不自在,一遇无端受阻,更不堪忍受。故而美国人的脾气,是出了名的坏。
  
  去美国前,上司夸我是标准的淑女,到了美国4年,我最在行的就是一边嘴里骂骂咧咧,一边把车飙到60英里(约合100公里)以上的时速——不过在美国人眼里依然是淑女,时速60英里,在他们眼里就是“爬”,只能窝在最慢的一条车道。
  
  美国最缺的就是淑女,人窝在车里,没有扮淑女的动力,只好一径地垮下去,垮到总统接见。女大学生都穿着拖鞋去。
  
  在路上倘没有规矩,不是成不成方圆那么简单,而是生死攸关——开车说到底是桩危险任务。初上路遇紧急情况常不由自主地左躲右闪,被教练严厉制止:开车最重要的是要明晰自己的责任。它过来撞着你,是它的责任,你一躲上了旁边的道,再蹭了边上的车,人家走了,责任全是你的,好心会办坏事,明白?
  
  训诫之下,人人都很清醒。坐朋友的车过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路边一丛树挡了视线,朋友的车探身出去多了一点,左边已飞快地奔来一辆车。旁边的车道空着,但左边的司机只有一个动作:刹车未及踩住,眼睁睁两个车头已碰在一起了。警察来了,责任当然全在朋友。
  
  鬼子原本就推崇各人自扫门前雪,汽车业的发展更将此推到极致,不是莫管,而是千万不能管他人瓦上霜。
  
  “五颜六色的粪便”
  
  有车的第一感觉当然是自由,于是汽车刚普及的时候成为美国人的疯狂年代,高速的“铁马”比信马由缰更符合年轻人对于驰骋的理想。然而开车的时间愈长,愈发现除了车里,你无处可去。
  
  华盛顿的年轻人谈恋爱,男孩不大送女孩回家。人送回家了,她的车怎么办?况且年轻人原以为有了车可以更随心所欲,随后便意识到买车比起开车来更是第一要务。家里的经济条件如果不敷一人一辆车,自由就是一场空,毕竟车价不菲,即使人手一车,逢全家出行要都开出去,既夸张又不方便,还是家庭内部加强团结与协调最明智。
  
  于是一辆旅行车,前面是父母,后座两三个孩子,车顶一艘小船或车后数辆自行车,成为周末路上的典型风景。家庭价值还魂为美国人的核心精神。
  
  以前看美国的动画片(猫和老鼠)之类,剧中人物逃窜起来都是一个奇怪的姿态:无论情况多么紧急,两手一定要先往前伸,并且一直伸着手狂奔。黑白片时代的〈米老鼠〉还没这特色,但变成彩色的米老鼠和唐老鸭也如此这般了。
  
  一天我加大油门在高速路上跑,突然茅塞顿开:汤姆和杰瑞们的逃窜,是标准开车的动作啊!下来的时候,脚底下还要掀一股灰尘:急刹车,有惯性也!
  
  所以有个关于美国的笑话,说外星人的飞船前往地球考察,正巧飞临美国上空,于是外星科学家向总部报告:地球上的动物绝大多数呈不规则的四方形,下肢为圆形,以滚动的方式向前运动,每次停下,就会排泄出五颜六色的粪便,粪便总是呈不规则运动的状态。
  
  回到北京,终于盼来骑自行车的日子。眉飞色舞地上街,到了路口,丈夫叫:“咱应该往右拐,你别光往前冲!”一边脚不停地蹬一边回头喊:“哎呀完了,我得到前面找个口掉头!”


相关文章:
   冒险家
   玩转你的86400秒
   挡不住的Google
   对一个女人的悼念
   谁是凶手
   简洁的力量

更多评论
昵称: 邮箱: 验证:
主题:
内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新方舟简介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05140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