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著作填补捻军研究空白 二十载走遍乡间百万字写就传奇
少年时,偶得两本泛黄的《捻军》史料,自此立下研究著书的宏愿,二十载资料学习,又二十载山区奔波,“布衣老史”史清禄终于撰就了百万字长篇历史小说《捻军》。
史清禄的另一个身份,正是本报社会新闻部一位热线记者,在热心为民之余,其著作《捻军》也于近期为上海书市刮去一阵凝重的历史学术之风,并填补了学界相关研究的一项空白。
一毛七看书立志
宏愿最初的建立,源于1969年的一个废品回收站,还在上中学的史清禄在那里“看中”了两本破旧的《捻军》资料,莫名的投缘,终于使他瞒着父母,“挪用”家用的一毛七分钱,换回这两本自己写作的理想和开端。从此,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他。
写作《捻军》的动机还起源于史清禄的家乡情怀,他是生于上海的山东人,家乡靠近安徽,对于主要活动于安徽、江苏、河南和山东地区的农民起义军捻军的历史,有说不完的话。1988年底,史清禄调入报社工作,次年正式动笔写《捻军》的上部《兴起篇》,断断续续几易其稿,踏勘遗迹,收藏文物,采访故老,掌握了大量史料,还利用自己的方言沟通优势,记下了大量的当地俚语歌谣。
“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味自美”,《捻军》终成而今一百万字规模。
走乡间苦乐参半
为了写好《捻军》,史清禄多次按图索骥,去捻子的家乡寻根溯本,收集捻军文物,当年的捻子后代,在一次次家长里短的倾谈中成为了史清禄的好友,史清禄常常由老乡的小摩托车带领着,翻山越岭寻找当年战场的历史遗迹,而当时的清朝地图、清兵装备等具有无比历史价值的文物,也成了老乡们馈赠这位“代言人”的心意。
史清禄的许多亲身体验在常人眼里看起来甚至是“耸人听闻”的,他曾像清朝人那样把自己的脑门剃得精光,只是为了了解为什么在小说和影视剧中,与捻军有千丝万缕关系的清朝大官,尤其是李鸿章,总喜欢拍着自己的光脑门思考;为感受在打败“捻军”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湘军“刀伤特效药”,史清禄毅然在自己的手上割破五公分长的深深血口,才证实这种民间土方“桂圆核粉”确实有止血奇效;为了熟悉马匹,在小说中更生动地描绘这战争中的另一大“主角”,史清禄更是连续一个月去森林公园骑马,那六七匹骏马到最后能够亲热地辨认出这位有心的作家。
寂寞路执着前行
“说心里话,在日常的工作、生活环境中,想就‘写《捻军》’找人交流是很困难的事。”史清禄不否认,写作过程中,最难挨的并非浩瀚书海的搜寻,也不是万里山河的探访,而是身处快节奏都市无人交流的寂寞,和肩负社会新闻记者工作仍不忘长篇写作的辛劳。
《捻军》的出版好事多磨,史清禄计划陆续写作300余万字的鸿篇巨制,而这仅仅是第一部的厚厚一叠书稿却难倒了很多出版社,鉴于当下读者“短、频、快”的阅读习惯,许多出版社虽然肯定了《捻军》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却建议史清禄大幅度删改成“简化读本”,基于对自己著作的负责,史清禄没有同意。 历经数年,《捻军》终遇伯乐,于本月经上海人民出版社原样推出,并被誉为:“所涉人物极丰富,章回小说的体裁层次分明,对历史环境、历史词汇的掌握十分到位。洋洋洒洒近百万字,篇幅很大,但语言文字相当严谨,体现了较好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感染力。”
震学界广受好评
《捻军》虽然在寂寞中推出,却幸遇学界的广泛肯定和好评,正如史清禄告诉记者的:“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当然与他的天赋有关,而天赋与识拔之间又存在着谜一样的关系,这是让数千年来中国士人困惑、关注、喜悦的不变的主题。我从出版社获得审读者盛巽昌先生的《读后意见》,回家后将它敬置在书案上,这是写书人十二分宝贵的物件,花钱也买不来。”
出版过《张乐行评传》、《晚清枭雄苗沛霖》、《曾国藩传》等专著的捻军史学专家、苏州大学历史系博导池子华开《捻军》好评先河:“史实、人名、风俗习惯,准确无误,实属不易,佩服。”安徽省滁州市文联主席、捻军史学专家吴腾凰则以“捻军”家乡人的身份感叹:“在中学、大学时代,总希望有人能将这一历史活话剧写成小说或搬上银幕,让有情亦无情的历史记住他们……可数十年来,我们的文友不是记载歌谣、故事,就是写点自然主义的戏剧、电影文学剧本,不能从更高的角度,哲学的思考去塑造捻子形象,启迪当代和后代人,时常让我们引以为憾事。”为此,吴腾凰还专门请人给史清禄提供写作的补充材料。
正是史清禄的严谨努力和这些学者的热心建议,使得《捻军》不同于一般通俗的“戏说”之流,经得起历史的推敲,对“捻军”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足以在文学作品中填补“捻军”研究的一段空白。
新闻链接
捻军是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与太平天国几乎同时的中国北方农民起义军,其规模声势略逊于太平天国,但活动的范围和影响更大、经历的时间也更久。
本书是《捻军》第一部,主要讲述捻军兴起的过程,以十九世纪中叶清朝咸丰年间为背景,反映了安徽淮北的亳州、蒙城、寿州等地的农民,在大歉年缺吃食和在太平军北伐部队的影响下,在张乐行的带领下,组织捻军武装,“吃大户”挖取富户浮财,据险扼隘打击老牛会、联庄会团练,聚五大旗与清朝军队作战的故事。小说充满当地乡土气息,语言生动,情节脍炙人口,富有可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