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年底,《读者文摘》发行量达到198万册,距离200万一步之遥。但200万是个大坎,能否冲过去,标志着新的开始。
这时一个机会出现了。全国首届期刊展览将于9月份开展。这次展示会将汇集近三千多种杂志参展,包括全国所有的重要期刊。
接到通知的时候,已到了8月底,只剩下了几天时间。编辑们觉得这对杂志是个重要的推广机会。但如何宣传才有效?刘英坤出主意:"干脆挑选十多封读者来信,代表十多种不同的职业与层次的读者进行一次编者与读者的对话。用读者的话来评价杂志。再用编者的话来回答读者,制成一盘录音带,在现场播放,既是一种交流也是一种宣传。"这个方案获得了大家的赞同。
稿子写好了,却忘了找人录音。郑元绪说:"干脆我们自己来录好了,这样反而更真实。"两人关在办公室里,录了半夜,还配上音乐作背景,一切弄得挺正规。第二天一放,大家觉得还挺不错,尤其是郑的声音,一口正宗的京腔,一板一眼地挺像回事。
9月6日,在中国工艺美术馆广场的上空,巨大的彩色气球悬挂起四条宣传期刊的飘带,其中一条上醒目地写着:"《读者文摘》---生活、求知、友爱、创造。"
《读者文摘》受欢迎的程度出乎大家的意料。《读者文摘》的销售台前,显得十分热闹,有的询问订阅办法,有的索要宣传品,争相购买精华本与各期刊物,开馆不到一个小时,就售出了一千多本合订本与各种丛书。工作人员打电话找郑元绪:"不行了,快来吧,读者在嚷着要见编辑部的人。"
排队购买《读者文摘》的人群成为展会上的风景。下午,有几位读者送来一个花篮,花篮代表着三个人,小纸条上写着她们的名字。来人不善表达自己的感情,又怕打扰他们的工作,坐也没有坐,与郑元绪拍了张合影,便离开了。当晚,中央电视台报道展览会时,重点报道了《读者文摘》的情况。第二天,台前的人更是水泄不通,保安手拉着手维持秩序,发行部的人员忙得十分开心,仅用了两天,5000本期刊、3000本精华本和6400本丛书就销售一空。
9月6日,新闻出版署主办的期刊"整体设计奖"和"印刷质量奖"揭晓,《读者文摘》杂志独占两个二等奖。这次大展出于某种原因,只公布了这两个技术奖项,由权威机构测评的最佳期刊奖未能公布。据悉,《读者文摘》以高分稳居榜首。
9月7日,《读者文摘》座谈会在北京和平宾馆进行。新闻出版署期刊司司长张伯海先生说:"我们一直盯着《读者文摘》,现在她读者、声望、名誉都有了,下步如何?"
这位对中国期刊界非常熟悉的司长,认为"美国《读者文摘》培养了一代人。中国的《读者文摘》应当以自己的实力,去影响一代中国人"。编辑们全部参加了这次座谈会。他们坐在那里,感受到了一本杂志的力量,也感到了一本杂志的未来。中宣部李炎副部长拍着甘肃省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郭耀中的肩膀,恳切地说:"全国的读者都盯着《读者文摘》,一定要办好,拜托了。"
这次展览成了《读者文摘》的一次"形象秀"。做秀对编辑们来说是第一次,但这对他们来说却是最好的肯定。他们得到的另外一个收益其实是潜在的,紧接着全国的报刊征订会于10月份开始,《读者文摘》面临着新年度订户的考验。
《读者文摘》于1991年第1期,印数达到了创纪录的214万册。跃居当年度中国期刊发行量排行第四名。它的前面只有《半月谈》(402万册)、《农民文摘》(359万册)、《第二课堂》(324万)三本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