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读者看到杂志请读者荐稿的启事后,就把一些自己喜欢的文章,推荐给了他们。偶然,有一篇稿子给用了。10天后,他收到《读者文摘》杂志寄来的两百多元钱。钱来得让他有些出乎意料,就打电话问是不是寄错了。编辑部的人问明了情况,告诉他没有寄错,这是他应得的推荐费。
给杂志推荐自己喜欢的文章,能够让更多的人都看到,还可以得到稿费,而且看来标准还不太低。这可是件有意思的事,这位读者的兴趣来了。他只要遇到自己喜欢的文章,就会寄给杂志社。这位读者14年来,共寄了将近上千篇文章,虽然只用了仅十多篇,但他无疑是给《读者文摘》推荐稿子的铁杆读者之一。他的名字叫李建。
李建在给编辑部的来信中解释自己的动机时说:"那几百元稿酬对我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对读者的尊重。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价值的。"
能够感到价值的还有另外两方:一个是作者,再一个就是首发这篇文章的杂志。
一篇稿子有三份酬劳,这种独特的稿酬制度,是《读者文摘》杂志首创。
在制定这个规则的时候,他们立足一个"制高点",就是依照国际惯例对版权与稿酬进行一次性了结。而现在在国内通
行的办法是,先把作者的文章发表后,再进行追索式的寄稿酬。有的寄不到,就干脆放弃。还有的你不要,我也就不寄。
郑元绪觉得,《读者文摘》作为一本杂志,除了要在风格上表现出一种兼容四海的气度外,还要在具体做法上向国际惯例靠拢,在版权问题上也应走到世界的前列。
开始时《读者文摘》的稿酬全部都由出版社的财务核发。稿酬每次都得由专人去盯,就这样,不时仍有延迟半年才发出去的现象发生。加上杂志的发行量日渐增大,通联工作跟不上。郑元绪决定把稿酬这一块从出版社拿回来,由专人负责。1991年5月,张正敏调入编辑部,专门负责通联工作。张正敏是个性格外向的人,她的热心与正直几乎就是她干好这项工作的动力。她接手后在半个月内改变的就是杂志的稿酬寄达问题,她给自己定的期限是,在半个月内,让作者、出版者、推荐者都可以收到稿酬。
他们的稿费标准在当时的国内处于一个较高水平。略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三酬相加起来,大致相当于原作稿酬。
这个规定的执行,使一些作者感到相当的意外。作家肖复兴给他们来信说:"我的许多篇文章被转载,自己看到了,打电话去索要,对方有时候不是推就是不理睬,《读者文摘》作为一家大刊,表现出了非凡的气度,钱是一方面,但让作者体会到的尊重却是让人难以忘记的。我在你们杂志上转载过许多篇文章,几乎每篇刚发表十多天,就会收到你们的稿费,可以说是在国内杂志里寄稿费最快的了。"
当然,张还做着一件琐碎的事情,每天回复大量的读者来信,凡是有关事宜都可以从张正敏这儿得到一个回答。张的宽容与热情使她与读者的沟通成为一种兴趣与爱好,当一种
工作成为一种兴趣的时候,这种工作就变得有意义了。
此举也使他们赢得了读者的信任,他们每期杂志上的四十多篇稿件绝大部分是从几千封读者荐稿中选出的。每年都有全国各地的几万名读者在自愿充当他们的业余编辑,他们的推荐稿以及各种意见、创意,无形中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信息网络,通过它,这个仅有十多个人的编辑部得以从几百种报纸、几千种期刊中博采精华,"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这一双向性机制打破了读者与杂志之间难以沟通的单向关系。它使编辑成了读者,也使读者成了编辑。
叙述这些干巴巴的事情,让人有些无奈,但你不得不说,就是这些看上去有些单调但却有效的做法,保证了这本杂志的成功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