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贫困而坚强的母亲在没电的简易房里住了20多年,一个人带大儿子,现在她又做起了义工 仅有的毛衣 送给困难户
■文/图 首席记者 张晓帆 西南路上,已落成的明月山庄与正在建的幸福e家四期之间,有一排陈旧简陋的矮趴房。昨日,记者从工地穿过去,爬上高坎,来到于千顺的家。 这是一间20来平方米的简易房,低矮阴暗,城市里已经很难看到的木板门、煤炉子、纸壳箱夹成的厕所、劈柴等一一涌入记者的眼帘。这里没有电,天一擦黑就得点蜡烛,用水也得去远处水井里打。很难想象,于千顺和老母亲、儿子在这样的环境里已经生活20年了。可由于简易房没有房证,这样一个寄身之所都将要失去。 父亲曾是大连有名的儿科中医 记者进门时,于千顺正绣十字绣。1米半长的牡丹图,一针一线,要绣上几个月才能完成。“这件手工活是要给儿子当礼物送出去的。”于千顺说,儿子的一个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今年7月结婚。儿子跟她商量,送钱吧家里困难,少了又拿不出手,不如送件可心的礼物。 于千顺转了很多家商场,发现大幅十字绣画售价2000多元,而自己买材料绣,成本不过300多元。为了能完成这个“大工程”,于千顺先试绣了一幅小画,很成功。“线有60多种颜色,光是红色就有五六种线。”于千顺说,她眼睛已经花了,为了能绣好图画,特意花10元钱买了个花镜。就是如此,还时时绣错,只好拆了重来。因为没有电,天刚黑,这活儿就得停。这样绣了两个月,已经干到一半了。“等绣好了,镶个框,我想儿子的朋友肯定会喜欢这个礼物。” 52岁的于千顺和85岁老母亲围着炉子坐着,为的是取暖。女儿说话时,老母亲一直疼爱地看着她。从1985年起,老人就跟女儿生活在这个房子里。而让记者吃惊的是,于千顺已经离世的父亲于光远曾是大连有名的儿科推拿中医。上世纪60年代,他们全家下放到金州三十里堡,1980年回城后,还没来得及安顿好妻儿,于光远就匆匆离世。 一个人靠做临时工养大儿子 回城时,于千顺还没结婚,但是在当地谈了个对象。尽管周围人都劝她分手算了,善良的于千顺却不舍得。 从1981年到1985年,她跑了5年通勤,其中有3年是带着儿子一起跑的。回城后,于千顺分配到大连起重机厂电器分厂。1985年,厂子分给她这间简易房,20来平方米,后面搭了个偏厦子,放劈柴、烧煤什么的。“能有个安身地方,我觉得挺满足。”那时候的于千顺,根本没想到这是一处没有房照的房子,会为今天的她带来这么大的难题。 丈夫在氯酸钾厂当临时工,一家人日子虽困难,但却融洽。不料儿子11岁那年,丈夫去井台打水,一下子坐到地上,说是胃疼得厉害。到医院一查,已经是胃癌晚期,两个月后就去世了。 1998年,厂子解体,于千顺下岗了。这一年,儿子正好考上交通职高,电视大专连读,每年学杂费要4000多元。她开始到处打零工,去裕景商城打扫卫生刷厕所,到海泉酒店刷碗洗菜,去麦花食品厂包月饼……靠着做临时工,于千顺养大了儿子。 2004年夏天,孩子交给她第一个月的工资:“妈妈,你养了我20年,以后由我养活你!” 一直帮助别人现在做起义工 今年春节前,于千顺看到了以前一起在裕景商城做临时工的大孟。大孟夫妻双双下岗,而且都有病,还有一对双胞胎女儿,生活更困难。“我看她穿了件旧羽绒服,里面是女儿穿过的旧校服,就问她怎么也不穿件毛衣?”大孟说,自己原本有件毛衣,不料晾晒时被风刮跑了。于千顺赶紧把她领回家,翻出自己仅有的两件毛衣,送给大孟。 “年前我见到于千顺时,看她在秋衣外套了件半截袖毛衫,又旧又薄。”“爱心之家”创办人郭大姐告诉记者,一问才知道,好心的于千顺将自己的毛衣给了别人。“我当时眼睛就湿了,赶紧回家找出两件毛衣送给她。”去年7月,于千顺就加入“爱心之家”,成了一名义工。事实上,于千顺一直乐于将“最后一枚铜板”送给更需要的人。几年前,看到一位打工邻居因为没有家具,把衣服堆在炕上,她当即把自己家的柜子送给对方。 因为家里条件太差,26岁1.8米的儿子坚决不谈对象,理由是“我不能让姑娘跟我受苦”。现在,连眼下这个小“窝棚”都可能失去了。最近,新小区的建设方给于家下了搬离通知,于千顺愁得要命:当初单位分给她房子时,并没有房照,现在单位已经解体了,她该何去何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