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后,曾作为现当代重要“主流文体”之一的短篇小说正走向“边缘”,日渐衰落,甚至面临“将死”的危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学昕在为新近出版的《2007中国最佳短篇小说》所作的序言中表达出他的担忧。
日前,张学昕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他认为,人们都将对文学关注的目光移至长篇小说上,在年产近两千部的长篇小说中耐心地翻捡、寻觅着其中不超过十部的“排行榜”和可能成为“经典”的篇章,而短篇小说仿佛是一个“时代的孤儿”,遭到冷落。
回顾短篇小说这一文体的发展脉络,就会发现,短篇小说的辉煌持续了近八十年的历史,从“五四”时期的鲁迅、沈从文、沙汀、萧红等短篇圣手,到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汪曾祺、孙犁、王蒙,以及苏童、刘庆邦等作家,都给现当代文学史留下了独具匠心的堪称经典的短篇佳作。
那个时代,“短篇小说时时引领文学的潮流和风骚”。张学昕说。作为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张学昕多年来始终关注短篇小说的生存状态,“1990年代中后期以后,短篇小说的写作、出版、阅读已不经意间陷入一种令人惊异的尴尬境地。”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显然是今天的短篇小说生产机制出现了问题”。张学昕认为。在我们长达几十年的社会物质、文化、精神、娱乐的巨大转型过程中,人们在专注物质水准和自我生存状态调整的同时,整体上忽略了对自身新的文化标高的需求。人们对文化兴趣、阅读兴致的分化、分割,造成文学阅读群体的减少,这就大大减弱了作家写作短篇小说的热情和动力。
此外,人们对短篇小说的品质要求明显高于长篇,长篇小说尚能依赖叙事长度的缓冲,给作家一个从容讲述心灵、展开更多人文内涵的机会,即使有些拖沓、冗长、混沌。而短篇小说既没有时间上的阔绰,也不允许空间维度上的铺张。在目前作家叙事能力明显暴露出相当虚弱倾向的条件下,曾经屡屡辉煌的短篇小说已成为文学乃至我们时代最寂寞的事业之一。
在一个被认为属于长篇小说的时代,短篇小说就一定要滑出人们的视野,淡出“中心”,流落边缘吗?张学昕却在《2007中国最佳短篇小说》精选出的作品中“看到了优秀作家坚定的内心和当代短篇小说的希望。它们都是不媚俗、不轻浮、不虚妄的扎实之作。”
由王蒙任总主编、林建法任分卷选编的《中国最佳短篇小说》已经连续出版10年,能够进入这个选本的都是当年的短篇佳作。张学昕认为,上一年,在短篇小说写作的整体形态上,虽面貌略显驳杂,但并不缺乏感人的力量。由此可见,短篇小说“言说”的困难一定来自写作心态的不单纯、不纯粹。那么,重建短篇小说的写作尊严、重拾艺术信仰势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