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的选手中,一大半都选择了理科专业,或者从事和文学没有关系的职业。“得奖者中大概只有10%还在从事与写作有关的职业。”赵长天告诉记者。
据《萌芽》统计,第一届一等奖获得者陈佳勇,保送进北大,毕业后畅游商海;第二届一等奖获得者艾路就读清华大学水利系,李一粟、许人杰上了清华大学法律系;第二届一等奖获得者任良,同时也是省奥林匹克化学竞赛的一等奖,最后选择了南京大学化学系;第五届的杜逸旻以及同年毕业的刘枫,选择的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但即便多数获奖者没有走上文学创作道路,赵长天也认为是个很正常的结果。因为“‘新概念’只是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它的直接目标并非培养作家,作家没有办法培养。”
10年里,有无数个热爱文学的年轻人与“新概念”结缘,无论他们是否从事与文学相关的工作,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始终不变。
郭允是被老师“揪”去参加“新概念”的。却没想到,在第四届、第五届“新概念”中两次获得一等奖。而在2002年的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中,他又获得了一等奖。最终,凭着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郭允被保送进了清华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读微机电系统,第二学位是北京大学的经济学,研究生学的是数字控制技术,都与文学不相干。
但郭允仍然认为“新概念”为他带来了不一样的人生体验,所以他鼓励年轻后辈积极参赛:“‘新概念’给的是一个施展自己的平台,只要写出自己的东西,你就是最优秀的。”
尹珊珊,2000年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出过书,作过主持人,还曾任国际卖片人和电视节目策划。虽然不是走纯文学创作道路,但依旧热爱写作,“我觉得我可能会在以后写自己想写的。”
祁又一,2000年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同年保送进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集作家、乐评人、迷笛音乐节新闻官等多重身份于一身。“到现在我都觉得,‘新概念’是我人生中迄今为止最大的转折。”
李一粟,2000年第二届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获得者,2000年被保送清华大学法律系。现在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工作,工作跟文学彻底无关,每天写的都是极度枯燥的文字。尽管如此,李一粟还是会关注“新概念”,关注文学。“10年了。无论是不是还跟以前那样热闹,新概念比赛还是功不可没的,能让更多的青少年喜欢文学,从文学开始思考。”
上述部分“新概念”得奖者的状况,是整个得奖者群体的一个小小缩影。作家不是作文大赛培养的,正如赵长天所说,“‘新概念’更大的影响,是扩大了文学人口——包括作者和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