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上千名群众送别一位105岁的老人
夏征农在病床上阅读自己的文集。
10月13日上午,上海龙华殡仪馆,上千名群众自发赶来,为一位105岁的老人送行。
这位老人叫夏征农,一位有着82年党龄、久经考验的共产党人,他曾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等领导职务;他也是一位广受尊敬的文化老人——人生最后的30年,他主持编辑出版了中国的权威辞书《辞海》。
10月4日,他永远离开了。
一生铭记入党誓词
参加夏征农老人遗体告别仪式的人们,来自全国各地和各行各业,从白发苍苍的革命老兵到文质彬彬的学者、教授,其中不少人还是他的学生,而学生们的年龄跨度超过了半个世纪。
简朴肃穆的灵堂中,高挂着这样一副挽联:“革命八十年一腔正气毋骄毋谄未负党员称号,学问无止境数卷诗文有风有骨可供后人品评”。挽联改自夏征农在95岁生日时的自我总结,原联用的是“莫骄莫谄莫负党员称号”,颇多自省。在此之前,他还题写道:“回顾我的一生,一无战功,二无专长……惟一可以自慰的是,作为党员,我是无愧的。”语气里,有自谦,更多自豪。
整整105年的漫长人生,写满曲折和传奇。多种身份经历中,夏征农最在意的是这一个:革命者,中共党员。
夏征农是江西人,1925年考入金陵大学,翌年入党。1928年,他在参加南昌起义之后来到上海,进入复旦大学,因为组织革命活动,曾被投入国民党监狱近两年时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参加新四军,亲历“皖南事变”。新中国成立后,夏征农在山东省任职,因反“右派”不力、对文艺工作“领导不力”等原因,从省委副书记被贬为一个人民公社的书记。“大跃进”热潮里,看过农业“丰收”的实情,也带着农民认认真真地用自制高炉炼过几炉废钢铁之后,他写信向高层反映情况,直言所有的“高产卫星”都是假的,浮夸风当止。
从出身地主家庭到参加革命,从国民党监狱到来自革命同志的怀疑,从身居省、市领导的高位到“文革”落难,夏征农受过不少磨难。在他百岁那年,记者曾问他,在这些人生经历中,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老人毫不犹豫地说:是当年的入党誓词!——“永远跟党,永不叛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
最高龄的辞书主编
遗体告别式上,子女们将安徽泾县人民送来的一支毛笔、一张宣纸安放在了安详的夏征农老人身边。泾县是这位新四军老战士曾经浴血奋战的地方。而书画纸笔,是他晚年钟爱。
早在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喜欢写文章的夏征农已是左翼文坛的活跃分子。早有文名,以后又多年从事文化、教育工作,有的是书生意气,夏征农却从未以文人自居。文艺活动,在他看来,是“革命”的一部分。
权威辞书《辞海》是我国文化界从上世纪30年代就燃起的梦想,却迟迟未能出版。1978年,时任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的夏征农被紧急调任《辞海》主编,面对的难题是,究竟是采用1965年由舒新城、陈望道主编的“未定稿本”,还是“文革”中的“修订稿本”?当时,《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还没有公开发表,极“左”思想依然盛行,许多敏感辞条该如何处理?夏征农果断拍板定调,保证了1979年版《辞海》的修订方向。即使在身任市委书记时,对于《辞海》的编辑工作,他也一刻未松,所有棘手条目,都由他来确定。
1981年1月,新版《辞海》出版不到一年半的时间,考虑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迅速变化,夏征农提出了“10年修订一次”的决策。因此,有了《辞海》1989年版、1999年版。而担任《辞海》和面向专业人士、规模更大的《大辞海》的主编,也成了他晚年最引人注目的头衔,他因此被称为“全世界最年长的主编”。
百岁时,夏征农写诗自况:“半是战士半书生,一行政治一行诗”,算得上是对自己人生精确而有意味的概括。
“我没有留给你们什么,只有几本书,觉得有用就看看。”临终,老人这样告诉儿女。但在儿女们看来,他留下的,是一笔老一辈革命者们独有的巨大精神财富:坚定信仰,淡泊名利,积极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