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当代剧坛把脉,指出人才匮乏等四大症结
首届中国校园戏剧节近日正在上海举行得如火如荼,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23台参演剧目一一亮相,为沪上校园戏迷们带来不少惊喜。作为此次戏剧节特邀的艺术顾问,中国剧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剧作家魏明伦在感慨此次戏剧节中涌现出诸多创意独具作品的同时,也向记者指出了如今剧坛编创人才青黄不接、许多优秀舞台编剧流于影视等问题。 原因一 戏剧黄金时代已过去 “我们首先要看到的现实是如今已非戏剧的黄金时代了。”对于近年来人们普遍认为“戏剧舞台不景气”的问题,魏明伦觉得这是时代的选择,是在历史不断变迁中的“必然现象”,“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人们对于文化娱乐也有了新的要求,现在是电视及网络的黄金时代,舞台已经从主力军位置上悄然退下。” 魏明伦告诉记者,虽然上海各大剧场颇为繁荣,小剧场话剧也网聚了诸多人气,然而在除沿海城市外更加内陆的地方,戏剧的落寞仍非常明显,“有的一个省只有一个话剧团,在那些地方反倒是地方戏曲的发展势头稍稍强一些,但它们都是带有很强地域性的,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快,小城市的人都往大城市涌,一些小剧种濒临的危机也就不难理解了。” 原因二 编剧地位丧失难自主 除了最根本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的事实外,戏剧创作结构的变化也是导致编剧难出人才、创作难以为继的原因。魏明伦坦言:“从最早的元曲开始,中国古代戏曲从来都是‘编剧主体制’,关汉卿的《窦娥冤》、孔尚任的《桃花扇》、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的《牡丹亭》,这些历史留名的剧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永远紧紧联系在一起,明星反而不是主角。而从梅兰芳的时代开始,戏剧从‘编剧主体制’转向‘角儿制’,编剧至高无上的地位被动摇了,随着外来艺术的涌入,‘导演核心制’的产生更是让编剧甚至丧失了对于剧本的主导权。” 原因三 编剧“吃力不讨好” 魏明伦坦言:“如今编、导地位的悬殊不但体现在权力上,也表现在两者的待遇上。”作为一个杂家,魏明伦既写书也编戏、还擅碑赋,但在这多重身份中,他认为最“吃力不讨好”的行当就是编剧。 魏明伦分析说:“首先,从难易程度来说,编剧是我从事过的最艰难的营生,一个剧作家写了一辈子戏,真正留下来的也就一两部,这和有些导演一年搞六七台戏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编剧根本就不是个能讲效率的工作。其次,从时间成本上来说,并不是编剧写出了剧本,他的工作就结束了,这不同于我们写碑文是‘一锤子买卖’,一个好的剧本要根据戏剧具体呈现出来的样子再不断地修改打磨,这么一写一改很可能三五七年的就过去了,可谓费时费力。最后,从待遇上来说,同样是主创队伍中的一员,编剧的待遇有时甚至不及导演的一半,跟主演更是不能比。” 原因四 “一戏一团”有碍交流 然而,最让魏明伦心痛的是,由于如今各种奖项的涌现,投资者及剧团都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奖项上,形成了如今有碍戏剧传播发展的“一戏一团制”,这也让很多编剧的心血随着剧团的生死而付诸东流。 魏明伦说:“以往一个戏完成都会呈现各个地方剧团争相搬演的情况,当年曹禺的《日出》、《雷雨》就是经过了无数剧团的搬演,不断打磨锤炼得到了全国观众的认可,成为一代不朽的名作。可如今,伴随着各种名目繁杂的奖项出台,有不少剧团不再为了观众演戏,只为评奖去创作,一旦奖项到手任务也算大功告成,而这些获奖作品最终也不了了之。” 魏明伦坦言:“‘一戏一团制’一方面限制了好戏的传播,试想就算是获得艺术精品工程的戏,由一个剧团演即使一年365天年中无休,每天接待800个观众,也不过25万人;可如果各大剧团一起演,一个好戏很快就能在全国打响。另一方面,作品和某个团的捆绑也让编剧的利益得不到保证。戏剧要依附于导演、演员甚至一个团队,就好像我之前写的川剧《好女人坏女人》,这个戏好不容易经过几年打磨成为精品了,可是剧团散了,戏也就没了。” 相关新闻 校园戏剧节今晚落幕 10台优秀获奖剧目揭晓 反映当代大学校园生活和青年一代精神风貌的“首届中国校园戏剧节”近日正在沪上举行,经过数日的激烈角逐,“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的10台优秀剧目将于今晚揭晓。同时揭晓的还包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表演奖、优秀音乐奖、优秀舞美奖等单项奖若干。 本次参演剧目的形式多样,有话剧16个、音乐剧4个、戏曲2个、小戏小品8个。大多数剧目从不同侧面反映大学生们的生活,充满时代和青春气息,如解放军理工大学的《青春红肩章》,讲述城市富家子弟在军校磨练了意志、升华了理想;复旦大学的《托起明天的太阳》,展示了三名复旦学生赴宁夏扶贫支教后获得的人生启示;北京大学的《一流大学从澡堂抓起》告诉人们事业的成功需要从小事做起,具有较强的哲理意韵。 按照本届戏剧节“适当推出由学生排演的古今中外经典剧目”的要求,参演剧目中有一部分是师生改编、排演的经典名著。如中央戏剧学院演出的古希腊著名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南民族大学改编自意大利哥尔多尼的同名喜剧《一仆二主》、重庆师范大学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的《寒夜》、西藏大学的传统藏戏《卓瓦桑姆》等,学生们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二度创作,融入了他们的理解。 除演出外,首届中国校园戏剧节在上海举办期间还组织学生现场交流、开展校际交流、邀请国内名家开设戏剧讲坛等。 藏戏《卓瓦桑姆》在沪热演 随着首届中国校园戏剧节的推进,近日,由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带来的《卓瓦桑姆》也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演。洋溢着浓浓地域风情的藏族歌舞,让观众深切感受到了藏族人民的淳朴和热情。 《卓瓦桑姆》属传统八大藏戏之一,根据民间故事《俩姊弟》的情节改编而成,写的是仙女卓瓦桑姆下凡辅助国王治理国家,后被王妃魔女哈江迫害,并被逼留下一儿一女独自回到天庭。哈江几次派人去杀害卓瓦桑姆的一双儿女,但都被这两个天真无邪的姐弟所感动,姐弟俩长大成人后回来复仇。此次师生们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创新,据介绍,藏戏最初只有一鼓一镲两种乐器伴奏,而在改编后的《卓瓦桑姆》中,甚至用上了交响配乐。 作为藏戏专业学生的保留剧目,这出戏原来主要在自治区的各地进行演出,而且主要面向当地群众。该院院长洛桑曲尼告诉记者,藏戏在西藏非常受欢迎,而此次登台表演的正是他们学院三年级的学生,洛桑曲尼笑说:“我们那里有好几个藏戏剧团,我们每三年培养一批藏戏演员,他们毕业后都很受欢迎,完全不必担心就业问题。” (新闻午报 2008-10-14)
一滴水虽然微不足道,但只有若干个一滴水,才能汇成一股涓涓细流,给干渴的人送去一丝湿润;
一根纱虽然微不足道,但只有若干个一根纱,才能织成一片布,给身处寒冷的人送去一份温暖;
一粒米虽然微不足道,但只有若干个一粒米,才能煮成一碗薄粥,给饱受饥饿的人增加一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