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读者》航空版 关于《读者》 订购《读者》 早期文章 在线投稿 来稿选登 广告刊登
论  坛 时代快讯 出版消息 文化动态 健康生活 音  乐 中文教育 读者心声
看 世 界 艺术欣赏 茶  学 饮食文化 关  注 名言警句 幽  默 范子登专栏
日行一善
真善美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文化动态
3500人北大吊唁季羡林 灵堂开放至17日
来源:新京报 国学网    时间:2009/7/13    阅读:2037次

3500人北大吊唁季羡林 灵堂开放至17日

3500人北大吊唁季羡林 灵堂开放至17日

昨日,季羡林的小孙子在父母的帮助下向先生遗像行跪拜叩首礼。

3500人北大吊唁季羡林 灵堂开放至17日

数名等待进入大厅的祭奠者在灵堂门口张望。

3500人北大吊唁季羡林 灵堂开放至17日

昨日上午10时许,工作人员将季羡林生前照片挂上祭奠台。

北大校内设灵堂开放至17日,昨日3500人吊唁

本报讯 昨天12时许,季承携妻儿向父亲季羡林先生遗像三鞠躬,随后其子季宏德还向爷爷遗像行跪拜叩首礼。当日11时40分左右,设立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大厅里的季羡林先生灵堂正式开放,昨日共约有3500人前来吊唁季羡林先生。

据季羡林先生治丧办公室的统计,截至昨日中午,党和国家领导人通过不同方式向北京大学转达对季羡林先生辞世的深切哀悼。

校长出访暂未吊唁

昨天11时40分左右,季先生灵堂正式开放。灵堂的正中悬挂着黑色的横幅,上书“沉痛悼念季羡林先生”。横幅下是季羡林的遗像。北大治丧办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员说,那是季老十几年前的一幅照片。照片中的季羡林身着蓝色中山装,戴着一顶灰色的绒线帽子,慈眉善目,面带微笑,精神矍铄。照片拍摄于未名湖畔,清晨的阳光映照着婆娑的树影。

灵堂里摆放着来自北大校方及其亲人、学生送来的花圈。最先前来吊唁的是北大党委书记闵维方等人,北大校长周其凤在台湾访问,昨天他未到场凭吊。

凭吊人群排百米长队

虽是暑假,学生不多,但昨日等待的队伍有近百米长。前来吊唁的人,多穿素色衣服,静静地等待入场。一些到北大参观的游客,临时获知消息,也来吊唁。

前来吊唁的人不少送来了白菊和黄菊,摆放在季先生的遗像前,还有不少人为季先生的离世而痛哭。据统计,昨日共有各界人士约3500人参与吊唁活动。

市民李飚女士走出灵堂时泪流满面,她指着手中季老的著作《我这一生》哭泣着说:“季先生的书救了我的命!去年我失业了,精神状态不好,曾一度想自杀。后来看到先生写的这本书,知道了他在‘文革’时受到迫害也想过自杀,但他挺过来了,这让我很受鼓舞。”

北京大学季羡林先生治丧办公室表示,即日起到7月17日,季羡林先生灵堂每日9时—17时开放,接受师生和社会公众吊唁。

■ 现场

1 幼孙行跪拜叩首礼

昨天12时49分,季羡林先生之子季承携带妻子马晓琴和幼子宏德在季先生遗像前行三鞠躬礼。随后,他还让自己的幼子宏德行跪拜叩首礼,以尽孝道。他在留言本上写着“季承并马晓琴幼孙宏德哭拜。”

季承带着家人为父亲遗像献上了花篮,向遗像三鞠躬。妻子马晓琴怀抱着年幼的孩子一起向季先生遗像行三鞠躬礼。妻子马晓琴还让幼子宏德向爷爷行跪拜叩首礼,“给爷爷磕个头吧,和他告个别。”小朋友在妈妈的帮助下,完成了这个跪拜礼。年幼的孩子尚不知世事,天真无邪地望着照片中的爷爷。

季老早年为求学与妻子、孩子聚少离多。因种种原因,晚年与季承多年不见。直到季老去世前的几个月,父子才重聚。老人生命中的最后时光过得很幸福,因为儿子陪在身边,小孙子更是让他尽享天伦之乐。

2 弟子钱文忠九叩首

昨天16时许,季先生弟子、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跪在先生遗像前,行跪拜九叩首礼,最后一个叩首礼的时间最长,约有两秒钟,随后,他迅速离开了现场。

昨日,穿一身黑色服装的钱文忠乘坐一辆黑色轿车抵达现场,下车后他径直走向灵堂,通过特殊通道没有排队。签名后随即行九叩首礼。

从灵堂出来后,钱文忠不愿解释他为何以这种方式祭奠季先生。低着头径直走进了所乘轿车里,离开了北京大学。从他出现到离开现场,前后只有五分钟左右。

3 北京高考状元献菊花

昨天15时30分许,北京今年高考理科第一名宁少阳也跟父母一起前来吊唁,宁少阳身着黑色T恤衫、黑色裤子、白色运动鞋,手里抱着一束菊花,其中既有白菊也有黄菊。

宁少阳说,自己之前也读过季羡林的文章,“大部分是散文,我们的课文里也有季老的文章”。他从中读出了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豁达的人生态度,尤其是“文革”期间的那段经历和感受让宁少阳颇为感动。

在学习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宁少阳说,这些乐观向上的精神也让自己受到了感染。宁少阳说,自己读的季先生的书多是散文,对季先生学术方面的书涉猎较少。

■ 悼语

正庆天年无已 何期大限竟终

———欧阳中石

三冠加身何止五车富学教后人皆羡

千秋树范本为万斗高才看大木成林

———作者不详

一日内任季两位泰斗先后辞世

九天下文史各界后学上下同悲

———作者不详

■ 追忆

偷采“季荷”送别先生

季先生的学生李英在北大朗润园采了两支白色荷花送到了季先生的遗像前。“我偷偷摘的,虽然我知道这也不太好,但季先生最爱荷花,有人还专门把朗润园的荷花叫‘季荷’,所以还是给他送来两支。”

昨日,北大社科部部长程郁缀教授回忆说,2005年季羡林的好友、北大中文系“四老”之一林庚九十五岁大寿时,季羡林手书“相期以茶”字幅相赠。“茶寿”是老人对生命的期望,即一百零八岁。

“可惜林庚先生2006年仙逝,但季老身子骨一直很硬朗,我们对他度过茶寿之年很有信心,没想到他也离我们而去了,很突然。”程郁缀说。

季先生的学生,北大外国语学院退休教授张保胜说,上个月去看望季先生时,季先生说自己已经一百岁(虚岁)了。张保胜提醒季先生说,“您今年98岁,还有两年,您曾说过‘相期以茶’,我看您的身体条件,您不会仅仅局限于茶寿,您会逾越茶寿,活到120岁,您还早着呢!”

季先生回答说,“哎呀,这都是唱歌啊。”张保胜解释说,季先生意思是说这是文学的语言,是夸大的语言。

                                                                                                      

                                                                                             国学大师——季羡林(图)

国学大师——季羡林(图)

季羡林,1911年生于山东清平(今并入临清市)。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叔季嗣诚。幼时随马景恭识字。6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入私塾读书。 7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10岁,开始学英文。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1930年,考人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业方向德文。从师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并选修陈寅恪教授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与同学吴组缃、林庚、李长之结为好友,称为"四剑客”。同学中还有胡乔木。喜欢"纯诗",如法国魏尔兰、马拉梅。比利时维尔哈伦,以及六朝骈文,李义山、姜白石的作品。曾翻译德莱塞、屠格涅夫的作品。大学期间,以成绩优异,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奖学金。

1935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两年 。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在柏林,和乔冠华同游。10月,抵哥廷根,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入哥廷根大学,"我梦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留德十年》)

1936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能有所发明。"因此,"非读梵文不行。""我毕生要走的道路终于找到了,我沿着这一条道路一走走了半个多世纪,一直走到现在,而且还要走下去。”(《留德十年》)"命运允许我坚定了我的信念。"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梵文研究所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选英国语言学、斯拉夫语言学为副系,并加学南斯拉夫文。季羡林师从"梵文讲座"主持人、著名梵文学者瓦尔德施米特教授,成为他唯一的听课者。一个学期 4O多堂课,学习了异常复杂的全部梵文文法。接着部分著作年轻时的季羡林 读梵文原著,第5学期读吐鲁番出土的梵文佛经残卷。第6学期准备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佛典《大事》厚厚3大册,是用混合梵文写成的,他争分夺秒,致力于读和写,"开电灯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到4个"优",获得博士学位。因战事方殷,归国无路,只得留滞哥城。10月,在哥廷根大学汉学研究所担任教员,同时继续研究佛教混合梵语,在《哥廷根科学院院刊》发表多篇重要论文。"这是我毕生学术生活的黄金时期,从那以后再没有过了。""博士后"的岁月,正是法西斯崩溃前夜,德国本土物质匮乏,外国人季羡林也难免"在饥饿地狱中"挣扎,和德国老百姓一样经受着战祸之苦。而作为海外游子,故园情深,尤觉"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 索绕,"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1945年1O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土东归,"宛如一场春梦,十年就飞过去了"。离开哥廷根35年后的1980年,季羡林率中国社会科学代表团重访哥市,再谒83岁高龄的瓦尔德施米特恩师,相见如梦。后来作感人至深的名文《重返哥廷根》。

1946年5月,抵达上海,旋赴南京,与李长之重逢,经李介绍,结识散文家梁实秋、诗人臧克家。在南京拜谒清华时期的恩师陈寅恪,陈推荐他去北京大学任教,遂又拜见正在南京的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傅斯年。秋,回到北平,拜会北大文学院院长汤用彤,被聘为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在北大创建该系。同事中有阿拉伯语言学家马坚、印度学家金克木等。 解放后,继续担任北大东语系教授兼系主任,从事系务、科研和翻译工作。先后出版的德文中译本有德国《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1955 年),梵文文学作品中译本有印度伽梨陀娑《沙恭达罗》(剧本,1956年)、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1959年)、印度伽梨陀娑《优哩婆湿》(剧本,1962年)等,学术著作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1957年)、《印度简史》(1957年)、《1857-1859年印度民族起义》(1985年)等。1956年2月,被任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54年、1959年、1964年当选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并以中国文化使者的身份先后出访印度、缅甸、东德、前苏联、伊拉克、埃及、叙利亚等国家。"文革"中受到"四人帮"及其北大爪牙的残酷迫害。1978年复出,继续担任北京大学东语系系主任,并被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北京大学南亚研究所所长。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1984年,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1988年,任中国文化书院 院务委员会主席。并曾以学者身份先后出访德国、日本、泰国。 70年代后期以来担任的学术回体职务有:中国外国文学会副会长(1978年)、中国南亚学会会长(1979年)、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 1980年)、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1981年)、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83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1983年)、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1984年)、中国作家学会理事(1985 年)、中国比较文学会名誉会长( 1985年)、中国亚非学会会长( 1990年)等。 1998年4月,《牛棚杂忆》出版( 1988年3月一 1989年 4月草稿,1992年 6月定稿)。出版界认为"这是一本用血泪换来的和泪写成的文字。这是一代宗师留给后代的最佳礼品"。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综合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张光麟教授和令恪先生所述,季羡林的学术成就大略包括在以下10个方面:(1)印度古代语言研究--博士论文《〈大事〉渴陀中限定动词的变化》、《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的年代与来源的标准》等论文,在当时该研究领域内有开拓性贡献;(2)佛教史研究--他是国内外为数很少的真正能运用原始佛典进行研究的佛教学学者,把研究印度中世语言的变化规律和研究佛教历史结合起来,寻出主要佛教经典的产生、演变、流传过程,借以确定佛教重要派别的产生、流传过程;(3)吐火罗语研究--早期代表作《〈福力太子因缘经〉吐火罗语诸本诸平行译本》,为吐火罗语的语意研究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1948年起即对新疆博物馆藏吐火罗剧本《弥勒会见记》进行译释,1980年又就7O年代新疆吐鲁番地区新发现的吐火罗语A《弥勒会见记》发表研究论文多篇,打破了"吐火罗文发现在中国,而研究在国外"的欺人之谈;(4)中印文化交流史研究--《中国纸和造纸法输人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等文,以及《西游记》有些成分来源于印度的论证,说明中印文化"互相学习,各有创新,交光互影,相互渗透";(5)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80年代主编《大唐西域记校注》、《大唐西域记今译》,并撰10万字的《校注前言》,是国内数十年来西域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而1996年完成的《糖史》更展示了古代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东南亚,以及欧、美、非三洲和这些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画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6)翻译介绍印度文学作品及印度文学研究--《罗摩衍那》是即度两大古代史诗之一,2万余颂,译成汉语有9万余行,季羡林经过1O年坚韧不拔的努力终于译毕,是我国翻译史上的空前盛事;(7)比较文学研究--80年代初,首先倡导恢复比较文学研究,号召建立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为我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8)东方文化研究一一从8O年代后期开始,极力倡导东方文化研究,主编大型文化丛书《东方文化集成》,约50O余种、8OO余册,预计15年完成;(9)保存和抢救祖国古代典籍--9O年代,担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传世藏书》两部巨型丛书的总编纂;(10)散文创作--从17岁写散文起,几十年笔耕不辍,已有80余万字之多,钟敬文在庆贺季羡林88岁米寿时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季先生的作品就达到了这个境界。他朴素,是因为他真诚。""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

80年代后期以来,季羡林对文化、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体系、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21世纪的人类文化等重要问题,在文章和演讲中提出了许多个人见解和论断,在国内外引起普遍关注。

季羡林是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季羡林911年生于山东省清平县(现并入临清市)。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入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吐火罗文等。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195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78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南亚研究所所长。1984年研究所分设,改任北京大学南亚东南亚研究所所长。他先后担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和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等。著作已经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有24卷,内容包括印度古代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佛教、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糖史、叶火罗文、散文、序跋以及梵文与其他语种文学作品的翻译。

留学德国是季羡林学术生涯的转折点。留学德国后,季羡林走上东方学研究道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季羡林就辗转取道回到阔别10年的祖国怀抱。同年秋,经陈寅恪推荐,季羡林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创建东方语文系。季羡林回国后,着重研究佛教史和中印文化关系史,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学术创见的论文。

《浮屠与佛》(1947),揭示梵语Buddha(佛陀)一词在早期汉译佛经中译作“浮屠”是源自一种古代俗语,译作“佛”则是源自吐火罗语,从而纠正了长期流行的错误看法,即认为佛是梵语Buddha(佛陀)一词的音译略称。这里顺便指出,季羡林在1989年又写了《再论浮屠与佛》,进一步论证汉文音译“浮屠”源自大夏语。

《论梵文··td的音译》(1948),揭示汉译佛经中用来母字译梵文的顶音·t和·d是经过了·l一个阶段,而t··>·d>l这种语音转变现象不属于梵文,而属于俗语。因此,依据汉译佛经中梵文··td的音译情况,可以将汉译佛经分为汉至南北朝、南北朝至隋和隋以后三个时期。前期汉译佛经的原文大半不是梵文,而是俗语或混合梵文;中期的原文也有很多是俗语和混合梵文,但梵文化程度有所进步;后期的原文是纯粹的梵文。

季羡林的这两篇论文在中国佛教史研究领域中别开生面,用比较语言研究方法,令人信服地证明汉译佛经最初并不是直接译自梵文,而是转译自西域古代语言。季羡林也据此提醒国内运用音译梵字研究中国古音的音韵学家,在进行“华梵对勘”时,一定要注意原文是不是梵文这个大前提。

在中印文化关系史研究方面,以往国内外学者大多偏重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甚至有论者据此认为中印文化关系是“单向贸易”

(one-way-traffic)。季羡林认为这种看法不符合文化交流的历史实际。因此,季羡林在研究中,一方面重视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着力探讨为前人所忽视的中国文化输入印度的问题。他先后写成《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1954)、《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1955)和《中国纸和造纸法最初是否是由海路传到印度去的?》(1957)等论文,以翔实的史料,考证了中国纸张、造纸法和蚕丝传入印度的过程。

与此同时,季羡林兼治梵文文学,翻译出版了印度古代寓言故事集《五卷书》(1959)、迦梨陀娑的剧本《沙恭达罗》(1956)和《优哩婆湿》(1962),并撰写有《印度文学在中国》、《印度寓言和童话的世界“旅行”》、《〈五卷书〉译本序》、《关于〈优哩婆湿〉》和《〈十王子〉浅论》等论文。

季羡林随着80年代进入古稀之年,但他学术生命仿佛进入了黄金时期。尽管行政事务和社会活动缠身,他依然故我,“咬定青山不放松”,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潜心研究,勤奋写作。

季羡林认为,“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人类必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不断前进,而人类进步的最终目标必然是某一种形式的大同之域”。其实,季羡林近10年来积极参与国内东西方文化问题的讨论,也贯彻着这一思想。季羡林将人类文化分为四个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自古希腊、罗马至今的欧美文化体系,而前三者共同组成东方文化体系,后一者为西方文化体系。季羡林为东方民族的振兴和东方文化的复兴呐喊,提出东西方文化的变迁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季羡林表达的是一种历史的、宏观的看法,也是对长期以来统治世界的“欧洲中心主义”的积极反拨。

季羡林自1946年从德国回国,受聘北京大学,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创获良多、著作等身,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中国东方学有季羡林这样一位学术大师,实为中国东方学之福祉。


相关文章:
   腾讯网7日晚21时全程报道杰克逊悼念活动
   《拉贝日记》全片 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
   宋祖英鸟巢开唱周董跑调 多明戈朗朗吻玉手
   薛之谦赵忠祥“舞林”大飚MJ“太空舞”
   墨尔本电影节邀热比娅出席 中国导演退出抗议
   周六福被检不合格上黑榜 被检品或为贴牌货

更多评论
(mevbxs@sccaui.com):
Rc7cgU    djurfqfcwytd
2011/8/12 0:35:09

(fqgdiw@ttyini.com):
4GOzEk  ,  [url=http://azushcxwtluh.com/]azushcxwtluh[/url],  [link=http://puinouztxqil.com/]puinouztxqil[/link],  http://yvrgbyuifytp.com/
2011/8/11 0:41:23

(knkhym@zizfoy.com):
hidcSL    sceigtmtupiw
2011/8/10 16:52:41

(panzongli1985@163.com):
Wonderful  epxlanation  of  facts  available  here.
2011/8/9 21:16:43

(sergio@osmena.org):
Articles  like  these  put  the  consumer  in  the  driver  seat-very  imopratnt.
2011/8/9 1:22:47

昵称: 邮箱: 验证:
主题:
内容:

一滴水虽然微不足道,
但只有若干个一滴水,
才能汇成一股涓涓细流,
给干渴的人送去一丝湿润;

一根纱虽然微不足道,
但只有若干个一根纱,
才能织成一片布,
给身处寒冷的人送去一份温暖;

一粒米虽然微不足道,
但只有若干个一粒米,
才能煮成一碗薄粥,
给饱受饥饿的人增加一些能量。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新方舟简介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05140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