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读者》航空版 关于《读者》 订购《读者》 早期文章 在线投稿 来稿选登 广告刊登
论  坛 时代快讯 出版消息 文化动态 健康生活 音  乐 中文教育 读者心声
看 世 界 艺术欣赏 茶  学 饮食文化 关  注 名言警句 幽  默 范子登专栏
茶与名人
茶  史
茶  艺
茶叶介绍
茶与养生
茶业资讯
茶  器
茶  画
当前位置:首页茶  学茶  艺
二十世纪中国茶业经济的衰落与振兴
来源:    时间:2007/2/22    阅读:2592次
在历史上,中国是世界茶业强国,茶叶产量高,种类多,出口垄断国际市场。19世纪80~90年代,茶叶生产和出口仍居世界首位。1886年后,由于历史上的多种原因,出口有所下降。进入20世纪,中国茶叶出口萎缩,各产茶省茶业一蹶不振,至1949年,中国茶业经济跌入低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茶业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茶叶出口贸易不断增加。1978年改革开放后,茶业经济大幅增长。从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茶业流通领域的改革,茶业经济结构和茶类结构的调整,名优茶的大力发展,以及茶叶出口经营权的扩大,我国茶业经济实力增强,成为世界茶叶生产、出口大国。随后,积极地探索茶业产业化、现代化新途径,把健康持续发展的茶业经济带入21世纪。
   
   
    一、20世纪上半叶中国茶业经济走向衰落
   
    (一)产量下降,出口萎缩,茶业经济一落千丈
   
    1.茶叶对外贸易减少并跌至低谷 19世纪40~60年代是我国茶叶出口的发展期,70~
   
    80年代为兴盛期,90年代茶叶出口量开始下降,20世纪上半叶进入衰退期。1886年,我国茶叶出口量高达13.41万t,为历史最高水平。以后茶叶出口开始下降。1949年我国茶叶出口量仅为0.99万t,仅为1886年最高出口量的7.38%、1900年的11.82%。
   
    20世纪以前,我国出口的茶类主要是红茶、绿茶,其次是砖茶,1899年出口红茶占57.36%,绿茶占13.11%,其他茶(主要是砖茶)占29.53%。进入20世纪,出口茶类比例发生重大变化,红茶、砖茶比例大幅下降,绿茶增幅很大。1909年出口红茶占41.35%,绿茶占18.79%,其他茶占39.86%;1949年红茶占8.29%,绿茶占80.57%,其他茶占11.14%。
   
    2.逐步失去国际茶叶市场份额 同19世纪相比,20世纪上半叶,我国茶叶出口量大幅度减少。对英国出口的茶叶,1887年出口量曾高达7.93万t,1912年跌至0.59万t,1917年再降至0.21万t,1939年仍只有0.29万t。对美国的茶叶出口量,1894年曾高达4.03万t,1912年降至0.95万t,1918~1939年间,出口量最高的年份只有0.85万t,最低的仅有0.10万t。对俄国的茶叶出口量,1894年达7.57万t,1912年降至5.07万t,1917年再降至4.43万t。十月革命后,出口原苏联的茶叶大幅减少,1918年为0.57万t,1920年降至0.06万t,以后几年有所回升,但随后又继续减少,1938年只有0.02万t。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我国每年出口法国和德国的茶叶为0.4~0.5万t,战后一度锐减甚至中断。1920年后,对法国出口不到0.2万t,对德国出口仅0.1万t。早在1887年,我国大陆出口香港的茶叶就达1.94万t,1912年降至0.57万t,以后有升有降,至1939年仍只有1.18万t。中国茶叶出口非洲的历史不长,1930年前由欧洲转销,1930年后对非洲出口增至1万t以上,1939年欧战爆发后,销往非洲的茶叶锐减。
   
    3.产茶省茶叶生产走向低落 我国茶区主要分布在秦岭和淮河以南的山区、半山区和丘陵地带。产茶省份有浙江、安徽、江苏、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河南、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和台湾。抗日战争期间,各省茶叶产量大幅下降,并开始进入低谷。 (二)造成茶业经济衰败的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特别是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是摧毁中国茶业的主因。清代和民国政府无能,对茶叶施行苛捐杂税,也是华茶衰落的内因。
   
    印度、斯里兰卡红茶市场扩大,日本绿茶的有力竞争,以及国际茶叶消费的变化是中国茶叶被迫退出国际市场的重要外因。
   
    二、20世纪下半叶中国茶业经济走向振兴,成就辉煌
   
    (一)茶业经济成就巨大,重新成为世界茶业大国
   
    1.茶叶产区北延西扩 新增了西藏、山东茶区和上海种植区,全国产茶省(除台湾)、市、自治区扩大到20个,山东为最北茶区,西藏为青藏高原茶区。
   
    2.茶园面积扩大5倍 〖HT5”SS〗〖STBZ〗全国茶园面积从1950年的16.95万hm2增加到1998年的106.00万hm2,扩大了5.25倍。茶园面积列前5位的省份是:云南(14.32万hm2)、浙江(13.01万hm2)、福建(12.66万hm2)、安徽(11.87万hm2)和湖北(11.29万hm2)。
   
    3.茶叶产量增长9倍 全国茶叶产量由1950年的6.22万t增至1998年的66.50万t,增长9.69倍。各茶类中,绿茶和乌龙茶增幅较大。茶叶产量列前5位的省份是:福建(11.89万t)、浙江(11.32万t)、云南(7.74万t)、湖南(5.85万t)和湖北(5.62万t)。
   
    4.茶叶出口量增长10倍 全国茶叶出口量由1950年的1.87万t增至1998年的21.71万t,增长10.61倍。1950~1998年,我国累计出口茶叶450万t,出口创汇79亿美元。出口茶中,红茶占46%,绿茶占43%,其他茶占11%。1998年进口中国大陆茶最多的10个国家和地区是:俄罗斯(2.20万t)、日本(2.05万t)、美国(1.78万t)、摩洛哥(1.54万t)、法国(1.51万t)、塞内加尔(1.26万t)、香港(1.16万t)、伊朗(0.98万t)、英国(0.75万t)和德国(0.65万t)。
   
    5.茶叶内销量扩大6倍 全国茶叶内销量1951年为5.82万t,1998年增加到44.79万t,扩大6.70倍,1998年全国人均茶叶消费量为344g。
   
    6.中国重新成为世界茶业大国 我国茶园面积占世界茶园总面积的44.15%,位居第1位;茶叶产量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23.00%,居第2位;内销量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15.40%,居第2位;出口量居世界第3位;出口绿茶和特种茶量占世界首位。
   
    (二)茶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
   
    1.地方重视和支持 茶叶是具有商品优势的产品,茶区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茶叶生产。有的产茶省、市、县把茶业作为支柱产业,加快茶业发展。众多茶区在实现脱贫目标后,开始走向富裕。
   
    2.扩大出口拉动生产 20世纪下半叶以来,我国一直很重视茶叶外销。在计划经济时期,将支援外销放在首位,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保证茶叶外销。进入市场经济以后,由于市场的放开,茶叶出口继续增加,拉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
   
    3.科教兴茶促进发展 全国现有茶叶研究所15所。有10所高校中设立茶学系(食品学系、园艺系),有的还培养硕士和博士,并接收国外的研究生。在高校改革中,茶学专业作为250种专业之一被保留下来。
   
    几十年来,良种选育、茶树无性良种繁育、茶叶加工机械、茶叶深加工和植保等方面的科研及开发成果显著。
   
    4.名优茶发展促进茶叶消费 全国名优茶产量超过10万t,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促进了茶叶消费。
   
    5.扩大内需推动消费 我国许多大中城市中的茶叶店、茶叶公司和茶馆、茶楼、茶坊的兴起,推动了全国的茶叶消费。近几年尽管通货紧缩,市场低迷,但茶叶内需却呈增长趋势。
   
    6.现代茶饮刺激消费 现代茶饮起步慢、发展快。全国主要茶饮料生产企业有9家,其中河北旭日升集团1998年生产量27.80万t,占全国茶饮料总产量的63.11%。现代茶饮主要有调味茶、奶茶、纯乌龙茶水、纯绿茶水和其他茶水,它的兴起拓展了青少年的茶叶消费市场。
   
    7.开放市场搞活流通 1985年调整购销政策,改革流通体制,放开国内市场,搞好经营扩大销售,满足消费,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
   
    8.放开茶叶出口经营 50年代只有上海、广东、湖北3个茶叶出口口岸,以后开始增多。至今,拥有茶叶出口经营权的公司、企业已超过30家。随着茶叶出口经营权的放开,全国茶叶出口量也随之增加。
   
    9.建立市场促进流通 80年代中期,取消了茶叶货源调拨计划。90年代,茶叶产区终止设关添卡,各茶区纷纷建立茶叶交易市场,产销直接见面。有的产区茶叶交易市场有好几个,交易金额超亿元,高的超过2亿元。
   
    10.多种经营共同发展 在茶叶精制加工、拼配包装和流通行业中,过去国有制占绝对支配地位。“十五大”以后,国有经济布局作了战略性调整,多种经济共同发展。茶叶行业中的集体经济、私营经济比例上升,成为茶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11.茶保健、茶文化促消费 经济发展,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提高,保健意识增强。茶保健研究,特别是防癌抗癌作用的研究,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全国和部分省市先后成立茶文化研究会、研究中心、促进会,多次举办茶叶节、茶文化节、茶文化研讨会、茶叶博览会、国际名茶博览会,兴建中国茶叶博物馆以及大中城市涌现的茶艺馆,促进新时期茶文化的发展,促进茶叶消费持续增长。
   
    三、茶业持续健康全面增长的发展趋势
   
       21世纪是茶饮料的世纪。中国茶业在国家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的推动下,将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茶叶保健、休闲功能更加受到社会的关注,作为国饮的地位继续增强。茶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加快,科教兴茶作用更显重要。名优茶将成为主导茶类,现代茶饮将成为茶叶消费的重要增长点。品牌优势对于茶叶产品占领市场的重要性更为突出。市场更趋法制化、规范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程加快。国有茶叶企业改组,加快实现股权多元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华茶文化将走向世界,推动全球消费。中国将由茶业大国发展为茶业强国。

〖更多评论〗
昵称: 邮箱: 验证:
主题:
内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新方舟简介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051403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