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读者》航空版 关于《读者》 订购《读者》 早期文章 在线投稿 来稿选登 广告刊登
论  坛 时代快讯 出版消息 文化动态 健康生活 音  乐 中文教育 读者心声
看 世 界 艺术欣赏 茶  学 饮食文化 关  注 名言警句 幽  默 范子登专栏
茶与名人
茶  史
茶  艺
茶叶介绍
茶与养生
茶业资讯
茶  器
茶  画
当前位置:首页茶  学茶  史
浙江松阳茶叶流通
来源:中国茶城网    时间:2008/3/6    阅读:2670次
解放前,松阳生产的茶叶,多数由茶叶商贩上门来采购,运往外地销售,也有当地小商贩,将茶叶采购后转手给外地客商。农户除了把茶叶卖给商贩外,还把茶叶送到西屏、古市等集镇的集市上交易,这种传统习惯延续至今。
  解放后,松阳县供销合作总社建立,茶叶购销有了专门的组织机构。1952年,中茶公司委托松阳县供销总社,在水南、雅溪、西屏、古市等四个基层供销社收购毛茶15920.5公斤,占当年全县茶叶总产52439公斤的30.4 %,时价每市担茶叶折白米269.2公斤(包括税收)。1953年,国家对茶叶实行了统购统销,并且规定“内销服从外销”。于是,除小量自留茶外,其余基本由供销社收购,统一调往省定厂家。是年,全县茶叶总产量63350公斤,自留13500公斤,上市量49850公斤,其中供销社代购40250公斤,占上市量的80.74%。茶叶收购,按照中茶公司制定的等级茶样,进行对样评茶,按质论价收购。至于茶叶等级标准和价格,先后作过多次调整。1952年,遂炒青毛茶分为5级10等,三级中准价每百公斤为128元。1956年调整为7级19等,三级中准价每百公斤为144元。1965年对收购茶价进行上调,三级中准价每百公斤为196元,特级茶每百公斤从300元提高到424元。1979年,遂炒青改为7级14等,每百公斤一级一等茶收购价上调至490元。1991年调升到880元。随着茶叶生产的不断发展,茶叶收购点迅速增加,收购队伍进一步扩大,到上世纪80年代初,全县有裕溪、板桥、雅溪口、靖居包、靖居口、大东坝、石仓、洋坑埠头、安民、玉岩、斗潭、高亭、交塘、古市、赤寿、新兴、樟溪、谢村、西屏、竹源、三都等20个茶叶收购站,收购人员达80余人。1982年茶叶收购量达582.6吨,比1972年的98.2吨增加近5倍。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各级供销社对全县的茶叶流通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1983~1984年,茶叶出现了市场疲软、滞销积压的局面。为了搞活经营促进流通,于1984年,国务院作出了从1985年开始内销茶和出口茶流通彻底放开的决定。在此政策的推动下,县茶叶产销服务公司(后改为县农工商公司)、侨联茶叶服务公司两家茶叶经营公司相继成立。从此,打破了松阳茶叶长期处于独家收购的经营体制。形成了以县供销社为主导,三家共同协作的茶叶经营体系。在统一价格、统一调拨原则的前提下,全县茶叶收购工作得到顺利开展。1985~1988年收购的外销毛茶大部分调往杭州、遂昌、淳安、溪口等地的茶叶精制厂。1989年松阳茶厂创办后,一直承担着出口加工任务,所加工的茶叶主要销售非洲的摩洛哥、塞内加尔,中亚的乌滋别克斯坦等国家。为了保证完成出口任务,县内收购的炒青,基本调给松阳茶厂。1991年底,松阳的茶叶经营全面放开,由原来的三家经营,走向多家经营,多渠道流通,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共同开创茶叶流通新局面。1992年底,松阳茶厂在县城新华路新街头开设了简易茶叶交易市场,为全县广大茶农提供了名优茶交易场所。
  两年后,县长运公司组建成立了松阳县茶叶市场(2001年更名为浙南茶叶市场)。随着市场的建立和完善,松阳茶叶流通发生了根本变化。目前本县从事茶叶流通人数达到300余人,同时还吸引了大批外地客商。在茶叶交易旺季,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多达500余人,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茶叶经销队伍,使长期存在的产销矛盾,有效地得到解决。茶叶市场集茶叶交易、物流受理、信息配载、仓储配送、货物中转等于一体,形成了综合服务体系,使茶叶流通更现代化。茶叶市场建立以来,适合内销的名优茶不断增加。至1999年,全县茶叶总产量1300吨,其中名优茶达605吨,占总产量的近50%。香茶的快速推广,加上松阳茶厂的停办,使原来的炒青绿茶明显减少。2005年,全县茶叶总产量5195吨,其中名优茶4805吨,占总产量的92.5%。松阳茶叶绝大部分依靠内销市场流通,茶叶销往上海、山东、北京、江苏、山西、甘肃等20多个省市。

〖更多评论〗
昵称: 邮箱: 验证:
主题:
内容: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新方舟简介 | 友情链接 |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05140390号